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与实践工作计划综合与实践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以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三个维度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总体目标1、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颖,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4、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树立学生从小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三、具体措施(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1、理论学习。借助学校的相关材料(书籍、光盘等)、网络资源以及老师们的手头上的资料,通过共享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2、专业引领。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教研活动为契机,获取专家我县教研以及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实施的专业引领。3、学习取经。努力创建各种交流台,使学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校外考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借鉴同行们的先进经验。(二)加大教研力度,提高教学水平。1、加强教研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加强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2、加大开展校本教研。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没有固定的教材,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学科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写好教学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加强课题教学研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4、发挥网络在线优势,开展高效教研。信息技术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充分信息技术教师的资源,建立高效互助的教研团队。除了坚持开展教研活动外,只要有问题,在QQ群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三)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每校特色。1、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材。2、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积极主劝性得到充分发挥,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过程开展1、明确活动的主题:根据各年级各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在活动注意生成性专题的完善。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五、具体安排二月份:1、各学校制定自己的教研工作计划。2、进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学习。3、学习计划、明确本期工作;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主题。三月份: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研究活动。2、进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活动。四月份:1、检查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情况。2、进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学习。3、重点讨论综合实践活动的中期反馈与指导。五月份: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2、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案例评比。六月份1、课程结束,缴交各种材料。2、回顾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进行学期工作总结。七月份1、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计划。2、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3、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登记表。八月份1、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评选。2、参加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评选。九月份1、调研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十月份1、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活动。2、学科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十一月份1、优秀片区教研评比。2、整理教学资料并归档。综合与实践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可选择的学习空间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使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一些基本常识。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