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名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三、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四、课题研究内容。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五、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第一阶段: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提供研究参考、借鉴。具体时间为:20××年9月——20××年10月。第二阶段: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具体时间为:20××年10月——20××年12月。第三阶段: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2.课题归纳总结。3.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4.定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艺术实践活动。5.总结报告。具体时间为:20××年1月——20××年6月。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传统教学形式与现行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学生及社会思想的改变,课题的研究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各项配合再加上全体课题组人员,相信一定客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也将此研究报告及课件,调查结果,课案,表格等形式把结果予以展示。音乐教研组20××年9月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一、课题研究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是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有时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学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进行课前,而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识字,其语文学习的重点由原先的识字写字转移到句、段、篇的阅读能力培养上。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此结合我校提出的“小班化背景下语文自主学习研究”这一课题,个人提出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小课题,旨在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提高预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2、培根说的:“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三、本课题研究内容: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2、思考语文的预习有哪些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探究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实效的数学预习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3、研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后,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