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小学学案 / 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克和千克》的教学实录.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曾琪****是我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克和千克》的教学实录.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克和千克》的教学实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6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克和千克》的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盘秤称物体的方法,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初步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师: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同学们有兴趣吗游戏的名字叫背一背。请听游戏规则:请在小组内任选两名同学背一背,体验一下,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背的是吴琼和薛原,觉得吴琼太沉了。生2:我背的是高楠和卢丛琳,我觉得背高楠的时候都快背不动了,卢丛琳很轻。师: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都感觉到有的同学轻一些,有的同学重一些。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轻重的问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交流汇报:师:前几天,同学们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含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调查的是食盐,净含量500克。生2:我调查的是大米,净含量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用克做单位,有的用千克做单位。生2:g表示什么kg表示什么(板书g和kg)师:同学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g是克的英文缩写,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析:学生在汇报交流课前的收集情况时,老师及时增加学习内容,以学生自己看到和体验到的有关克和千克的知识为起点进行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处理的自然、贴切。)2、认识秤,建立千克的概念。师:同学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那如果老师想知道同学们背的书包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1:用秤称一称。生2:我在超市见过电子秤。生3:我在集市上见过盘秤。出示课件。(各种秤)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呀!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盘秤的使用方法。师:现在我要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想当售货员,学生小组内活动。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生1:我们组称的是苹果,我们估计的1千克是3个,称出来的是5个。生2:我们组称的是大米,估计1千克有2袋,称出来的是1袋。师:你怎么知道是1千克谁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认秤的生1:我们组是看指针,指针指着1,就是1千克。生2:指针指着下面的时候,就是1千克。生3:不对,我们称的指针指在左面的时候是1千克。生4:我看到了,他们的称不一样,一个是最多称2千克,指针指在下面是1千克的刻度;另一个称最多称4千克,指针指在左面是1千克。生5:只要看指针指向刻度几千克就是几千克。(析: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在自由讨论中,把自己的体验和感知无拘无束的表达出来,认称的知识在交流中越来越清晰。)3、建立克的概念。师:这粒花生米的质量大约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生:用秤秤一称。生2:老师我们秤得指针不动,太轻了!要换个小的。师:所以一般很小的、很轻的东西不可用盘秤了,需要用天平。师:出示天平,教师演示用天平称1粒花生米的质量。并让学生观察1克重的砝码。请同学们再从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学具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生1:2根小棒大约重1克。生2:2个小正方体大约重1克。4、教学1千克=1000克。师:在同学们的桌上有4袋大米,(出示1克、10克、100克、1000克四袋大米),请同学们在组内互相掂一掂,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生:1克大米很轻很轻,就像手里没有东西一样;10克大米就像手里拿着一些棉花一样,感觉很轻;100克大米就像手里拿了一块小石头一样;1000克大米就像手里拿着两块大石头一样重了。(析: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掂一掂,达到了可以借助某个物体,用对比的方法形容自己感受到的物体质量,说明学生真正有了一定的质量观念,形成了初步的的能力。)出示1袋盐,请同学们估计这袋食盐的质量,看质量标识500克。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板书:1000克。1000克的盐和刚才称的1千克大米比较(指板书),请小朋友猜一猜,谁重生:用盘秤验证:一样重。师:一样重,那么1000克和1千克中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板书=,1000克=1千克。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克和千克》的教学实录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