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专题法律的人文精神【专题导语】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如果对人类的法治事业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决定它的最重要精神力量就是人文精神。法律的存在和演变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法律源于人、游于人、依于人,以人的社会生活为经纬,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本专题对法律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性基础、基本形态以及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专题内容】一、法律人文精神及其人性基础二、法律人文精神的表现形态三、法律人文精神的价值功能一、法律人文精神及人性基础(一)法律人文精神的概念诠释1、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内容第一,中外人文精神的思想概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孔子家语》★西方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之所以不存在的尺度。——罗泰戈拉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庄,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象天使!论了解,多么象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卢梭让人压倒一切。——弗洛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文精神思想: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界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总结: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对人的权利的平等尊重和关怀为特质,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认。二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三是对人的本性的尊重。2.法律人文精神*涵义:法律的人文精神是一定历史时代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权关系的本质反映,体现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符合时代文明要求的自由、平等、正义、公平、秩序等理念与价值标准。*特征:第一,人文精神在法律精神中的集中反映第二,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第三,可以通过具体形象来表征(二)法律人文精神的人性基础不知足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鳆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梦一回。1.人性的定义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它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等方面构成,是人的需要、欲望、情感、意志、理性等因素的反应。2、人性的结构第一,需要人的需要是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占有对象、获取对象的倾向,具有社会性、多样性、发展性等特征。基本需要的特征:*缺乏它引起疾病;*有了它免于疾病;*恢复它治愈基本;*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宁愿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它需要的满足;*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中。第二,欲望(动机)*欲望是人想得到某种对象或者想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诉求,分为两类:(1)基于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欲望,如物欲、情欲。(2)基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欲望,如名欲、权欲。*欲望驱使人去追求欲望的满足时,欲望转化为动机。第三,情感情感是人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切身体验,其基本表现有喜、怒、哀、惧、爱、恶、恨七种。情感是人性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经典名言】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要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苦痛。如果人们想要了解精神活动和它的发展,就要经常记住这一点。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爱因斯坦第四,意志人在把欲望转化为行动目的并追求行动目的实现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心理因素,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所产生的顽强的、锲而不舍的心理体验。第五,理性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感性的思维机制。【经典名言】西塞罗:我们称之为人的那种动物,被赋予了远见和敏锐的智力,他复杂,敏锐,具有记忆力,充满理性和谨慎,创造他的至高无上的神给了他某种突出的地位……斯宾诺莎:人性的一条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