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9高二《区域地理》第二章第九节“北美概述”教学案例知识和技能:记住:墨西哥湾、白令海峡、格陵兰岛、中部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名称。理解:北美三大地形区的形成,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技能:会在北美图上填注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湖泊的分布。会根据北美的地形分析对气候的影响。过程和方法:通过读图、填图、画图掌握本区主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通过引导分析理解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情感价值观:通过北美五大湖、爱斯基摩人等图片呈现激发学生对地理兴趣,通过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要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老师指课件中《世界地图》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先后4次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他误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附近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今天我们来学习位于西半球的美洲,首先区分一下北美与北美洲。【提问】1、北美洲与南美洲界限?2、看彩色部分说出北美的范围?【读图回答】:巴拿马运河;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板书】一、位置与范围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读图】找出:白令海峡、丹麦海峡、格陵兰岛、墨西哥湾。【学生归纳】海陆位置。【板书】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学生画图】在课本P51页描出23°26′N、66°34′N、80°W、120°W、1800W。【引导归纳】经纬度位置。【板书】3、纬度位置300N~66°34′N(温带)80°W~120°W(西半球)【承接】明确了北美的位置和范围,下面学习北美的地形。【板书】二、三大地形区【提问】:读图说出北美地势的特点?【回答】:东、西高,中间低【读图】学生在地图册P110“北美地形图”找出海岸山、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拉布拉多高原、中央大平原。【画图】学生在地图册P110“北美地形图”上画出沿40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讲解】三大地形区的特点。【课件呈现】北美板块图、北美分层设色地形图。1、西部高山区:几条平行并列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成因: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特点:①以落基山脉为主,几条平行并列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②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③这些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中生代),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2、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南北纵贯、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北部多湖泊是冰川作用而成,南部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3、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东部的高原、山地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在1000米以下)。【练习】在北美地形图上填注主要地形区。【板书】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读图】说出北美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设问】北美几乎四面被海洋包围,为什么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提问】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差异?【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大陆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去年降水少。海洋性: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多,季节分配均匀。【承接】北美为什么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这北美的地形有关。【学生讨论】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老师呈现地形剖面图和北美地形区分布平面图。【回答,相互补充】(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2)、东部高原、山地比较低缓,对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使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3)、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增大了气温年较差。(4)、东部高原、山地低缓,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使东海岸冬季气温偏低。【师生归纳】:地形区对气候的影响西部:高山区山脉高大,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形成多雨的湿润地区(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而东侧形成半干旱气候——降水少东部、高原山地区山地低缓,对大西湿润气流的阻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