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4页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目录]一、计划、市场和价格机制1、集权与计划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产生效率的3、“看不见的手”和经济道德二、实践与认识1、艰难的递进反思: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2、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完全的还是完善的。3、改革:激进与渐进三、探索与发展1、国企定位: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2、完善市场体系和构建信用体系3、政府定位:责任政府和有限调控[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战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权力惯性作用在和平时期经济领域的必然选择和继续,这种体制曾经发挥和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近三十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让我们明了这种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艰难的反思和探索,我们最终选择了回归市场。回归方式是渐进式的改革。这种改革方式让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总结经验和借鉴别人的教训,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然而,也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成本,延长了改革的进程。制约和影响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的瓶颈仍然是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我们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当务之急首先必须给政府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次,让国有企业摆脱政府的翼护,成为真正的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其三,下大力气完善市场体系和构建信用体系。[关键词]计划市场价格机制政府改革方式[作者简介]陈敏昭,男,河南灵宝人,理学学士。三门峡行政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主任、经济学副教授。撰写专著二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七项,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一、计划、市场和价格机制1、集权与计划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基本上排斥市场机制的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我党自成立以来连续几十年征战(第一次国内战争、土地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高度集权的军事机制的惯性作用在和平时期经济领域的必然选择和继续,也是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环境的产物(两大阵营的对立,西方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以及中国与苏联、东欧的矛盾与分裂等)。这种经济体制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逐渐得到强化,到80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客观地讲,这种体制曾经发挥和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这种体制在各个层级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国家按照详细的计划分配各种资源,将其集中到国家认定应优先发展的重点部门;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国家主要通过各级行政机构对各部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施加影响或直接下达指令,忽视物质利益的协调与刺激作用,实行“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依靠行政力量贯彻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信息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甚至一些初期民营企业也要戴上“红帽子”。国有和集体企业只是政府的行政附属物,企业基本上没有预算,即便有,其约束也是软性的。企业既没有独立的利益目标,也没有自主权,更不承担经济后果,只是被动地执行计划指令,完成产值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是由国家计划控制的。企业主要根据非价格信号了解各种资源和产品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方式。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却可以从中获益,因此,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会通过低估预算成本、向上级施加压力或疏通各种关系争取投资资源,这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源,引起“投资热”和“引资热”。投资计划、投资品供应紧张和短缺是企业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的重要动力,从而进一步造成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资源和消费品的短缺,强制替代、排队、等待、配额和票证就成为当年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实践证明,这种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高度集权的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社会经济的进步、知识的退化、人性的异化,等等。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目共睹:官僚主义严重、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短缺现象严重、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率低下等。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产生效率的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是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而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在所谓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资源配置奉行的是等级规则,即首先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然后界定行为人在等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进而界定与该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力。谁的行政级别高,谁的资源配置权力就大。在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则遵循产权规则和信用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信用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