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会自我保护》主题班会教案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听说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求中心思想明确,内容丰富集中;切合学生需求,班级成员共同参加。那么,主题班会需要如何准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自我保护》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学会自我保护》主题班会教案1学会自我保护活动目标:1.让学生树立健康、安全意识,获取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2.提高对意外伤害的自我救护能力,学会自我调整情绪,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3.同时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设计理念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自我保护为核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自我保护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活动时间:二课时活动实施过程:一、确立总课题和子课题1.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会自我保护”。2.小组讨论,展开并生成子课题。1)饮食安全:调查绿色食品的有关知识,以及中毒的处理。2)交通安全:了解交通常识,知道怎样正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出租车。3)用电安全:了解电的`有关知识,触电的危害性,学习一些触电救护的基本技能。4)预防传染病:认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以及怎样用药。5)运动安全:了解在运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容易受伤和受伤时的应急措施。6)网络安全:研究使用聊天工具时的安全,小学生进网吧和游戏房的危害,以及如何拒绝网友的非分要求。二、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1.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4)模拟演习:一是如何换灯泡,二是模仿触电和进行触电救护的过程。汇报形式三、活动评价结合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成果,按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步骤,给每个小组和个人评定等级。四、拓展延伸以“学会自我保护”为题出一期板报,每个同学出一期手抄报。《学会自我保护》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的:通过谈话、讨论、知识问答、听儿歌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自我保护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之中,在这些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怎样使自己生活得安全、幸福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自我保护。二、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一)在家中我们要怎样进行自我保护?1、谈话。同学们,从小你们的爸爸妈妈肯定告诉过你们不少关于家庭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你能说给大家听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谈得真好,谈出了自己平常家庭生活中自我保护的许多体会和方法。2、下面我们进行安全知识问答:判断题(1)我妈妈说不能随便动电插头,会触电的。()(2)可以玩火。()(3)不能玩开水,因为水很烫,会烫伤皮肤。()(4)不能爬阳台,掉下去会摔死的。()(5)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果是坏人,会把我们骗走。()(6)刀是很危险的'东西,会划伤皮肤。但是我们可以在家里玩刀子。()(7)玩针也很危险,会扎破手。()(8)玩电扇就更危险了,电扇叶子会把手绞进去的。()(9)没有经过大人的允许,乱动煤气。()(10)拔电器插头时,手要捏在后面的塑料部分,一定不要碰到金属,否则会触电的。()(二)在学校我们要注意怎样自我保护?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掌握了不少关于家庭中自我保护的方法。现在你们上学了,从家里来到了学校,你们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那么在学校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自由发言。2、安全知识问答:选择题比赛(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5)、如发现有人触电:①装作看不见。②赶紧报告老师。③用手拉他。()(6)、晚间活动:①单独在教室。②跟老师、同学一块活动。③一人藏在偏僻的角落。()判断题(1)在校园里能爬铁栏杆、爬树。()(2)不要从高处往下跳,那样很危险。()(3)开关教室的门时,注意不要挤着手。()(4)拿笔尖对着人戳着玩。()(5)课间不能乱跳乱跑,不能打架,可以做一些安全的游戏。()(6)在学校万一摔伤了要赶快去找校医,还可以让同学帮忙去喊老师。()(7)下楼时,可以滑楼梯,这样省劲。()(8)放学时,如果有陌生人对你说:“小朋友,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她让我来接你。”这时你可以跟她走。()(9)玩沙包和球时,要注意离开窗户,要不然会把玻璃打破的。()(10)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