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3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5页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2012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中国将大力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计划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左右,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问题】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导致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的能源资源供应严重不足,由于市场扭曲下的资源定价过低,技术落后,导致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这都迫切要求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对能源以及其他资源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率的提高,造成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加剧,使资源需求压力不断增加,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生活和生产垃圾增加、噪音污染加剧、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依靠重化工业的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需求的增加,绿色壁垒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限制,也带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需要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产品,提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带来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设备等方面的大量需求。【对策】“十二五”是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47%,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8%左右。“十二五”规划纲也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降低16%和17%。2011年,按照分解后的节能目标,各地、各部门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1%。为加强节能管理,我国确定了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60%以上的1.6万家企业重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将开展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建筑行动等节能重点工程,通过技术和工程节能,力争“十二五”实现节能3亿吨标准煤。我国还将完善价格、税收、财政等经济政策,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继续实行企业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其中,2012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63亿元,通过财政补贴消费者,鼓励高效节能家电、节能汽车、高效电机的推广应用,预计拉动消费约4500亿元人民币,年节能能力1200万吨标准煤。第二篇:节能环保促进高频振动器产业快速发展节能环保促进高频振动器产业快速发展郑州建达路桥机具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经营,振动器、高频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为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建达公司原中原立达高频振动器厂,其产品"立达"牌高频振动器在十年内已遍及全国,是国内高频振动器的先驱者,一直引领着高频振动器的潮流,加速了高频振动器替代普通振动器的步伐。先进的产品成就了一批名优工程,自1999年以来促进了一些地区如浙江、湖北、贵州等省份制梁工艺的革新,是铁道部大桥局、中铁八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八局等具有国家特级、一级资质企业所青睐的产品。建达公司以其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技术服务,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与信赖,帮助用户达到了改良工艺、提高制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同时,建达公司也造就了一支拥有高技术水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团结高效的工作队伍。建达公司宗旨。“质量优良、运作高效、交货准时、不断的改善自我、超越客户期望”。节能环保促进高频振动器产业快速发展。节能环保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2年的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到2020年,将可能超过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中,节能主要指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环保主要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脱硫脱硝除尘等。在投资上,应该在政策利好出台前提前布局,看好细分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节能发展空间广阔工业节能节能环保促进高频振动器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社会电能消耗中,有70%左右耗费在工业领域,而工业电机的耗电量又占据整个工业领域用电的70%。因此,通过对工业电机进行节能改造,可以大幅降低全社会能耗。按照30%的节能改造效果来计算,若对全部的工业电机进行节能改造,全社会每年的用电量将下降15%,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看出电机节能潜力巨大,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将是工业节能的主要手段。提高高频振动器运行效率主要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变频器调速,改善交流电机的运行效率;二是使用高效电机。依靠变频器是目前工业节能领域的主要方式,变频器的节能效率普遍在30%以上,在某些行业甚至达到40%-50%。目前高效电机市场应用比例仍较低,但在最低能效标准及补贴政策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