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课程设计 / 文档详情
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经典教育教学资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渔夫的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规矩、披头散发、倒霉、恩将仇报、起誓、下流无耻”等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3、理清文章脉络,对课文表演感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教学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从图入手,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教师: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事讲述了发生在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它一定会吸引你的。板书《渔夫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课有一定难度的生字词。三、深入探究,感知人物形象1、提出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渔夫和魔鬼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拿笔画出相关的句子。2、学生交流汇报。3、感受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愚蠢。(1)从课文5、6、7自然段中,可以看出魔鬼是十分狡猾的。开始,它以为是所罗门放了它,所以就赶紧说好话。可是,一听说所罗门已经死了,面前是个弱小的渔夫,马上凶相毕露,恢复了本性,要杀了渔夫。在学生谈了自己看法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进一步体会魔鬼的虚伪、狡猾。(2)从课文第11自然段中,魔鬼对为什么要杀渔夫的解释中体会魔鬼的残忍、凶恶和狡猾。设想假如渔夫是在400年前救了它,会真的有好结果吗?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白,魔鬼只不过为自己杀害渔夫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从中更可看出其虚伪的本质。(3)课文第24自然段,魔鬼知道自己上当了后,说自己是同渔夫开玩笑的。说说魔鬼的话可信吗?从中看出了其虚伪、狡猾的本质。4、感受渔夫的从容、镇定和聪明。(1)第16自然段: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这是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知道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制服它。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2)“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渔夫的激将法用得十分巧妙,让魔鬼中了圈套,多么有智慧。(3)课文第25自然段,当渔夫收服魔鬼,没有被魔鬼的谎话所迷惑,坚决地把它投进大海。这说明了什么?渔夫很有智慧,坚决不为所动,令人佩服。总结: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四、探究活动三:分析人物形象1、同桌二人分别扮演渔夫和魔鬼,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心理活动中,感受你所扮演的是个怎样的人?2、交流思考的问题。(1)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对魔鬼的看法。魔鬼无恶不作、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又是狡猾的(编理由)、说谎成性(开玩笑、求饶)、卑鄙无耻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恩将仇报)的,愚蠢上当。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2)交流对渔夫的看法。渔夫机智勇敢,充满智慧。五、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看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寓意: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六、作业1、一课一练。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七、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1、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2、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的兴趣。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语言的特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进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鬼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正是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狡猾的魔鬼与聪明的渔夫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便展现在面前,谁是谁非?故事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