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5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说明编制单位: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编制时间:二OO六年十月《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说明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技术规范,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地貌条件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相关技术课题已提到当前工作日程。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5]120号)的要求和省厅工作部署,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积极开展了《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现将课题编制情况汇报如下:一、成立课题项目工作小组成立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任副组长,厅耕保处、财务处、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工作、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重大决策的审定、项目经费的落实和项目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组织工作。成立由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项目编制单位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制定实施计划、工作布置,制定内、外业相关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处理各环节的技术问题、项目成果和图件制作。成立由国土资源厅、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农机局和城乡规划院的专家组成的特聘专家组,负责项目初步成果的审查和项目完善建议。二、课题项目的分工《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拟分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工程和农村居民点工程,分区域开展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结合各科研单位的专业所长,省土地统征整理中心负责土地平整工程,四川大学农田水利学院负责灌溉与排水工程,四川省水利厅农水局负责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工程工程,四川省公路设计院负责田间道路工程,川大房地产策划研究所和成都市规划设计院负责农村居民点工程和其它工程。三、项目工作流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先成立工作小组,成员一周(也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确定)进行一次碰面,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主要针对所编写的内容进行讨论。编制先以部颁标准为指导,结合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实际编制初步成果,然后分区域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当地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论证、征求意见,根据反馈信息,完善方案。在完善方案的同时,组织省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等相关进行4次送审、2次会审,根据专家意见补充完善,请形成实施方案送审稿,于2006年10月底送国土资源部审查。四、项目编制时间安排2006年1月~2006年3月:以部颁标准为指导,结合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实际编制初步成果,根据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川西北高原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和编制工作内容,确定实地考察的代表县(市),并确定实地考察的内容。2006年4月~2006年6月:实地考察,征求当地专家、技术人员意见,收集所选县(市)的基本情况,分析现场收集到的资料,完善工程编制内容。2006年7月~2006年8月:将完善的《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通过地方征求意见、省上特聘专家评审,进一步完善编制内容。2006年9月~2006年10月: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补充完善,请形成实施方案送审稿。五、项目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进展,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负责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监督,每两周向领导小组作一次工作汇报,总结经验和不足,改进工作思路,保证课题研究安排顺利开展。目前,《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课题项目的编制初稿已完成,工作小组根据实际经验正在进行补充完善,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六、专项课题研究为更好开展《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课题组对类型区划分、工程体系、专业术语、相关标准引用研究,作为其技术支撑。附件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研究附件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研究附件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专业术语研究附件四: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标准引用研究附件一: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分区是揭示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异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体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地制宜)。1.分区的原则和依据1.1分区原则1.1.1地貌组合相似原则同一分区内,自然环境基本相似,其主导因素是地貌组合。地貌类型差异是产生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地资源特性分异的主导因素。在同一分区内由大地貌类型的差异引起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等条件的变异最小,而不同分区之间的变异则很大。1.1.2土地利用相似原则同一分区内,土地利用结构相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土地资源的优势和问题、改良利用方向和耕作习惯相似。而不同分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1.1.3以工程类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