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思考近年来,随着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全国各省开始建设科技报告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4年,XX省作为首批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出台了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上线了XX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并与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完成对接,向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提交了1300份省属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报告范围涉及省自然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农转资金项目等。本文拟对XX省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以来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全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1.1统一制度,建设规范标准体系。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形势下,2014年12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XX省科技厅印发了《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2016年8月,XX省科技厅、XX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整合优化省级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财政厅、XX省科技厅、XX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省级科技报告制度。2015年12月,《XX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2016年4月,在《XX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中提出要求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科技报告。目前,国家已颁布《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科技报告编号规则》《科技报告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和《科技报告元数据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1]。参照科技报告相关国家标准,根据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XX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研究设计了省自然科技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项目、省科技厅农村处项目科技报告编写规范,并编写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撰写模板和XX省科技报告工作流程图。这些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对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XX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XX省科技厅负责全省科技报告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委托XX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XX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承担科技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省科技报告的收集、收藏、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开展省级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了本部门科研管理范畴,在项目合同或任务书中明确项目承担单位须呈交科技报告的具体要求。。各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市级科技项目纳入省科技报告建设体系。各项目承担(主持)单位建立科技报告工作机制,按要求呈交科技报告[2]。1.3构建流程化的工作系统,提升工作效率XX省科技报告工作系统包括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和科技报告审核系统(图1),主要是由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将项目信息导入科技报告数据管理平台生成授权码,项目承担人通过授权码登录呈交系统提交科技报告,工作人员将呈交系统中的科技报告导入审核系统,并组织全国范围内具备科技报告咨询、指导和培训工作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改写。由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最终审核后在省级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发布,并提交给国家科技报告管理中心[3]。流程化工作系统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1.4建立互联互通的系统,确保科技报告充分共享。为了开展科技报告服务,发挥科技报告的作用,XX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建立了XX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将收集到的科技报告经过改写审核后在XX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进行发布,按照“分类管理、受控使用”的原则,系统采用实名注册机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实施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方案,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权限,提供分级、分层次的服务,实现科技报告资源的安全管理和充分共享[4]。面向社会公众,主要提供科技报告检索、信息导航等服务;面向科研人员,主要提供科技报告的全文浏览、原文传递服务;面向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决策人员,提供科技报告统计分析、行业、领域深度分析、主题挖掘等深层次的决策支持服务[5]。与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用户对科技报告资源的统一检索,从而提升了科技报告的利用率。1.5多环节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科技报告质量。XX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将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科技报告的质量。第一,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