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郑州市语文初二上学期试卷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窸窣(sū)踌躇(chú)矜持(jīn)诘难(jí)B.绯红(fēi)颔首(hàn)畸形(qí)炽热(chì)C.亵渎(dú)拮据(jū)羸弱(léi)粗犷(guǎng)D.慰藉(jiè)恪守(kè)浩瀚(hàn)嗤笑(chī)答案:C解析:A项中“诘难”的“诘”应读jié;B项中“畸形”的“畸”应读jī;D项中“慰藉”的“藉”应读jiè。因此,正确答案是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踌躇琐屑狼籍恹恹欲睡B.霹雳轩榭恣睢俯仰生姿C.藉贯蹒跚馈赠吹毛求疵D.愧怍诘责绸密触目伤怀答案:B解析:A项中“狼籍”应写作“狼藉”;C项中“藉贯”应写作“籍贯”;D项中“绸密”应写作“稠密”。因此,正确答案是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睡觉。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C.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D.爸爸看小说入了迷,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拍案叫绝。答案:A解析:A项中“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用在此处形容听评书入迷的状态不恰当;B项中“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此处用来形容春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C项中“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此处用来形容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恰当;D项中“义愤填膺”指胸中充满义愤,“拍案叫绝”指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此处用来形容爸爸看小说入迷的状态,恰当。因此,不恰当的选项是A。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眼花瞭乱名副其实不计其数黯然失色B.箪食壶浆重峦叠嶂循序渐进因地制宜C.坦荡如砥刻舟求剑一筹莫展相辅相承D.脍炙人口因地治宜中流砥柱忍俊不禁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规范,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选项A,“眼花瞭乱”应该改为“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故A错误。选项B,没有错别字,故B正确。选项C,“相辅相承”应该改为“相辅相成”,意思是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故C错误。选项D,“因地治宜”应该改为“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故D错误。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他最近读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谈起经济问题来总是头头是道。B.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但他还是忐忑不安,担心被同学们超过。C.这家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顾客目不暇接,纷纷叹为观止。D.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活动。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恰当性,要求选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选项A,“头头是道”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符合语境,故A正确。选项B,“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非常不安定的样子,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故B错误。选项C,“叹为观止”是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用于形容商品琳琅满目导致顾客看不过来,不符合语境,故C错误。选项D,“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此处形容一个人每天都打扮得很艳丽,与语境不符,故D错误。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秋天的郑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巡查力度。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索。D.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选项A,搭配不当,“秋天的郑州”与“季节”不搭配,应改为“郑州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故A错误。选项B,否定不当,“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不合逻辑,应去掉“不”,故B错误。选项C,没有语病,故C正确。选项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故D错误。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背影》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与父亲在车站离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B.《我的母亲》是小说家、散文家老舍的作品,文章回忆了母亲的一生,再现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通过几件事情的记叙,刻画了一个饶舌多事、粗俗愚昧、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D.《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章,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