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经济学 / 文档详情
第14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经济地理学.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猫巷****提格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4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经济地理学.ppt

第14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经济地理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一、文化与制度转向(culturalandinstitutionalturn)的形成背景(二)社会科学相关学派的影响1科学哲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其根本标志就是力求纠科学主义之偏。(波普尔: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假说,而且永远是试探性假说)科学哲学家们使科学更加‘人道化’:波兰尼——以人性为基点的新科学观,一种具有与人性不可分割性质的意会认知哲学。2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制度经济学确认制度因素在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经济行为同样被看作社会行为。制度方式对减少交易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率。社会学3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吸收社会科学的成果,应用制度经济学思想,成功地解释了区域通过接近信息、通过编制各种交易规范,建立专业化的制度结构形式。经济地理在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根植性”的概念。把在家庭、习俗、技术、文化等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与网络联系,作为地方性制度,研究其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三)经济地理学本身的变化1950年代,计算机技术——定量研究1970年代早期开始,由新古典学派转向政治经济学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规制理论(regulationtheory)产生,影响经济地理由“积累体系”进入到“规制模式”,出现了从计量地理、逻辑实证主义向制度、文化的转向西方经济地理学“文化和制度转向”的发生虽然源于多种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侵入和经济地理学者的积极回应。由于文化概念内涵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视角的多元性,决定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视角的多元性。二、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三)制度转向的主要学派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管制(regulation)与治理(governance)机制强调经济生活是一个被制度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根植社会的活动,其演化既是环境特定的,又是路径依赖的(四)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thickness)内涵: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②各机构间的网络,显著的同构;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①通过制度化过程,促进产业地区根植性和创业环境;②制度“厚”、“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厚而有效”(thickandwork);“厚而无”(thickanddoesnotwork),;“薄而有效”和“薄而无效”中国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一个“薄”制度化的过程三、制度与文化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第二节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一、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D-S(Dixit-Stiglitz,)模型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二)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1.报酬递增理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定理)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试图在其均衡框架下处理报酬递增问题。阿林·杨格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和社会收益递增的理论。市场规模与迂回生产和产业分工自我演化的报酬递增机制。在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上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条是仍沿用经修正过的新古典主义方法,把外部经济纳入完全竞争的均衡框架(如第一轮新增长理论);另一条思路是放弃均衡框架的主张用非均衡和非线性方法来说明报酬递增机制和经济发展第一轮新增长理论(罗默,卢卡斯)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来探讨外部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收益递增来源。缪尔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关系原理”是基于非线性方法对报酬递增的一种解释布赖恩·阿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报酬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和“路径依赖”及“锁定”特征进行了数学处理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对现实的经济运行特征给予了更为科学的分析和解答。其中很多观点被应用到新经济地理学之中,成为解释区域差异和产业集聚的手段(例如:产业集群的形成)阿瑟的路径依赖、正反馈、锁定等概念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供了认识论上的支持,而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则可以说是报酬递增理论的具体运用。2.D-S垄断竞争模型及其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D-S模型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①通过构造一个包含产品种类的D-S效用函数,推导出了特定形式的需求函数;②假定每种产品的生产都具有不变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这意味着成本函数具有平均成本递减和边际成本不变的性质,体现内部规模经济的特征),然后结合需求函数和新厂商自由进入的条件,求得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产品种类数量。D-S模型的主要贡献,是为考虑产品种类的垄断竞争模型提供了简洁的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14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经济地理学

文档大小:5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