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供应链金融行业基本探析供应链金融行业基本探析供应链金融是资金供给方以供应链中交易双方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为风险定价依据,为资金需求方提供相应的资金拆借服务。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应链金融行业基本探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一、背景综述(一)概念供应链金融是资金供给方以供应链中交易双方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为风险定价依据,为资金需求方提供相应的资金拆借服务。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帮助企业盘活流动资产。(二)起源供应链金融服务于产业链中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在真实交易中产生的流动资产融资需求。企业在正常经营中需要在采购阶段预付资金、在生产阶段中以存货保证作业流程、在销售阶段产生应收账款,会产生大量现金缺口。由于这些融资需求均基于正常企业间经营交易,只要整个产业链上下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企业出现违约的概率风险在实质上属于可控状态。供应链金融通过为供应链环节中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盘活非现金流动资产,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减小供应链的系统成本。(三)优势供应链金融和传统金融服务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客户主体不同,传统融资是对单一客户进行评价,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价的对象则扩大到整个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为资金短缺且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评价的标准不同,传统融资模式下客户评价的核心是财务指标,而供应链金融更关注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往来及真实性、物流与资金流向等,而不孤立地考察单一企业的信用;三是风控手段不同,传统风控主要采取抵(质)押或第三方担保,而供应链金融更重视流动资产的质量。(四)融资模式最常见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针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下的预付账款、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融资服务。1、预付账款类预付类产品则主要用于核心企业的下游融资,即主要为核心企业的销售渠道融资,包含两种主要业务模式。第一种业务模式,银行给渠道商融资,预付采购款项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发货给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企业,然后物流监管企业按照银行指令逐步放货给借款的渠道商,此即为所谓的未来货权融资或者先款后货融资;第二种模式,核心企业不再发货给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企业,而是本身承担了监管职能,按照银行指令逐步放货给借款的渠道商,此即所谓的保兑仓业务模式。预付类产品是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银行需要承担企业的销售风险,因而承担的市场风险比核心企业大。2、存货类存货类供应链融资指客户以自有存货产品为抵质押的授信业务。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或仓储公司对客户提供的抵质押商品进行监管。目前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监管企业的职责边界、风险认定和受益权衡问题。3、应收账款类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主要应用于核心企业的上游融资,销售已经完成,但是没有收到货款。通过转让应收账款,客户可以获得销售回款的提前变现,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应收类产品是国外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因为银行不需要承担企业的销售风险,因而承担较小的市场风险。但是应收类模式需要核心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病承担一定的额外责任,因此核心企业配合的难度较大。(五)行业模式从主导者的'角度衡量,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有四种模式:银行主导模式、核心企业主导模式、系统提供商主导模式和物流提供商主导模式。其中银行主导模式、系统提供商主导模式、物流提供商主导模式属于多行业的平台模式,核心企业主导模式属于单行业的垂直模式。1、银行主导模式对于银行而言,无论是最初的“1+N”模式还是现在的“M+N”模式,对于并不能有效掌握真实交易信息的流动性提供方,与核心企业绑定是业务开展的前提。2、系统提供商主导模式系统提供商本身是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辅助方,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与核心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且在系统中沉淀了丰富的有价值的企业经营数据。但是其本身不能掌握真实的交易信息,同时大的核心企业存在自行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能。在未来的数据资产时代,数据的拥有权与使用权的隔离会逐步解决,而系统提供商软件云端化无疑为数据的使用插上了便捷的翅膀。3、第三方物流主导模式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之中,物流是线下闭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而言,基于真实物流信息的掌握衍生出包括动产质押、仓单融资等模式是自然而然的选择。第三方物流主导模式的壁垒在于对真实物流信息的掌控。4、核心企业主导模式核心企业主导模式的优势在于行业经验的积累和真实交易关系的沉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取决于主导方本身的风险定价能力和策略,核心企业本身具有行业经验的积累和所掌握的真实交易关系数据,大大的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而交易关系的数据化和交易行为的线上化,也大大提升了传统模式下所不具备的高效率。目前核心企业介入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