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文档详情
Ti基金属陶瓷烧结研究.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努力****甲寅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Ti基金属陶瓷烧结研究.docx

Ti基金属陶瓷烧结研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4页Ti基金属陶瓷烧结研究Mo/Ni为定值时金属陶瓷的烧结性能通常认为在TiCTiNNiMo系金属陶瓷中,当Mo/(Mo+Ni)为0.1~0.2时,对粘结相有最好的强化效果[11]。为了取得较好的强韧性组合,确定Ni含量后保持Mo/(Mo+Ni)为定值,同时硬质相C/N原子数之比保持定值,设计了1#~4#成分,如表2所示。图1所示为1430°C真空烧结1h后的1#~4#金属陶瓷烧结体的SEM组织。由图可见,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典型的“芯-壳”包覆相的显微结构,并镶嵌于粘结相中[1],硬质相颗粒周围都形成了完整的包覆相,包覆相是内层为白色外层为灰色的两层环形相;少量区域还出现了颗粒较小的“白芯-灰壳”的结构。黑色的芯部为未溶的Ti(C,N)或者TiN,内外两层的环形相和小颗粒的“白芯-灰壳”结构的形成机制可概括如下:细小的TiC、TiN颗粒,由于与WC和Mo2C等相互间发生扩散,在液相出现前形成固溶态的(W,Mo,Ti)(C,N);液相出现后,在其表面析出一层重元素Mo、W含量较前者低的(W,Mo,Ti)(C,N)固溶体,继而成为芯部白色、包覆层浅黑色的结构。由图1所示,随着Ni含量的降低,粘结相的体积分数明显降低,硬质相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加,且硬质相颗粒在一定程度上细化。硬质相大颗粒表面包覆相生长完整,说明液相烧结已进行得较为充分。图1(d)所示粘结相Ni含量为20%的烧结体出现孔隙。Ti(C,N)基金属陶瓷在高温烧结时,TiN会发生分解[2,12]。粘结相Ni含量为20%的试样TiN含量较高,在热力学上促进了分解过程的进行,TiN分解所形成的N2被封闭在闭孔隙中,及N2逸出产生的气体通道等导致烧结体的孔隙度增加。且N的存在阻止Mo向Ti(C,N)的扩散及Ti向Ni的扩散,抑制了环形相的发展,而粘结相对TiN硬质相的润湿性极差,这些都造成了试样的不致密。Mo/Ni为定值时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随粘结相Ni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所示,Ni含量由32%降低到22%,粘结相体积分数降低,硬质相体积分数增加,金属陶瓷的强度降低,硬度升高。随着粘结相Ni含量进一步降低到20%,金属陶瓷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大幅度降低。由组织分析可以知道,20Ni的金属陶瓷由于TiN含量的升高造成烧结体不能完全致密,使得强度和硬度同时下降。可见Ti(C,N)基金属陶瓷原始成分配比中TiN的添加量过高超过12%的情况下,烧结体的致密度下降,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TiN含量一定时金属陶瓷的烧结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原始成分中Ni含量的降低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考虑TiN的影响,固定原始成分配比中TiN的添加量为12%,其成分配比如表2的2#、3#、5#、6#成分。图3给出了TiN添加量为12%的金属陶瓷烧结体的SEM组织。图3(a)、(b)所示的金属陶瓷的Ni含量分别为18%、13%,可见硬质相大颗粒表面包覆相生长完整,具有明显的双层环形结构,证明低Ni含量的金属陶瓷在此烧结温度下的液相烧结过程亦进行充分,且烧结体致密无疏松。图4所示为TiN含量一定(12%)时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随Ni含量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粘结相Ni含量增加,烧结体的强度升高,硬度下降。说明通过粘结相和硬质相TiC含量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强韧性组合的材料。Co的影响用Co部分代替Ni,配制粘结相成分(Ni+Co)含量为13%的TiCTiNNiMoCo系金属陶瓷,成分配制如表2的6#、7#、8#成分。烧结体的SEM组织分别示于图3(b)~(d)。图示可见,粘结相为NiMoCo系的金属陶瓷的硬质相仍然为芯壳结构,但硬质相颗粒表面的包覆层颜色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变深,部分大颗粒硬质相的包覆层的内外两层环形相结构逐渐消失,呈现为灰色的单环结构。根据扫描电镜的背散射电子成像原理,背散射电子的发射强度与样品的平均原子序数有关,原子序数越大,成像颜色越浅。也就是说随着Co含量的增加,硬质相颗粒表面的包覆层中所包含的重元素Mo、W的含量就越少。图5给出了粘结相(Ni+Co)含量为13%时,随Co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烧结体的力学性能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粘结相Co含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强度升高,硬度基本没有降低;而随着Co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抗弯强度略有降低,硬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的溶解度加大,减弱了这些原子从粘结相中扩散到碳化物颗粒周围形成Ti(或者W)、Mo的固溶体包覆层的外环结构的几率。因此Co的引入使得环形相中重元素含量降低,颜色加深,同时形成了部分灰色的单环包覆层结构。表4给出了白色的内环和灰色的单环区域的EDS能谱分析结果。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Ti基金属陶瓷烧结研究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