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大学论文 / 文档详情
2022论高校德育模式及其路径选择.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莉娜****ua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论高校德育模式及其路径选择.docx

2022论高校德育模式及其路径选择.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论高校德育模式及其路径选择摘要:高校德育模式的路径选择,是由高校自身的任务和特点决定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高校德育模式的路径选择,旨在探讨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关键词:高校;德育模式;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218-01一、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一)主体性德育模式在主体性德育模式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其核心理论,它主要以德育对象的道德需要为立足点,以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个体的享用功能和社会性功能有机的结合在受教育者这一主体上,从而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意识等的和谐发展。此德育模式主要是强调受教育者主体的理性和自主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采取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方法来提升受教育者主体的需要层次,它以受教育者主体的一切道德判断和选择作为重点德育内容。(二)规范化德育模式它注重道德知识体系、逻辑及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性或知性的认识并服从道德知识的传授,从而掌握道德知识或规范性道德知识,为高校进行德育工作奠定基础,但规范化德育模式与主体性德育模式正好互补,它会掩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它有些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无条件的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并能够无条件的接受既定的一些道德教育观念。二、现有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德育模式还是处于规范化的模式当中,这种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德育模式整体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片面由于高校学生各自的素质、利益、个性等等的不同,导致德育整体目标也难以把握,最终造成德育整体目标不明确。由于当前高校的德育模式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规范的传授,缺乏学生德育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德育的内容出现重知轻行的状态,内容单一化、片面化,并没有把学生的德育思想体系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使之成为自己内心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准则,因而,知、行割裂,德育的内容未实现多样化或多层次化等等成为当前德育模式的严重缺陷。(二)德育模式的实施过程缺乏科学性在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评估环节中,学校都是片面的以“智量德,智好则德好”的原则作为学生德育的评估标准,并没有真正的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等方面进行德育评估。因此,从当前学校德育模式的这种评估手段就能够看出其德育模式的实施过程缺乏科学性。但在国外,关于德育模式的这方面则注意的比较好,他们对德育工作者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非常注重的。三、高校德育模式路径选择高校德育模式建构策略,旨在探讨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一)多种模式融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即知、情、行三方面是大家公认的完美的道德品行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要素。任何单一的德育模式,不论其本身多么完美,都无法完成促进品德全面发展的任务。其次,多种模式融合是由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的。我国高校当前的道德教育是“大德育”,其基本格局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缤纷的德育模式应德育实践的呼唤而生,但只有科学的德育模式才能对德育实践产生实效。第三,多种德育模式融合是由德育模式的功能互补决定的。各种德育模式的功能与局限不同,多种德育模式融合可以实现相互补充。(二)有具体的道德情景模式需要情景,情景也应有一定的规律,道德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道德环境,没有脱离情景的道德行为,我们一方面应重视道德情景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应创设外在道德环境。情景性教材在传授道德价值规范,特别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上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道德环境的创建主要依靠两种手段:一是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二是学校的道德环境。教师榜样的示范很有感染力,不依靠言辞而依靠自身的道德表率感化学生,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创设民主的气氛、师生互相尊重是德育模式运行的必要情景。(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模式的可操作性表现在模式操作程序化,操作程序化是道德教育科学化的必然结果。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与现代社会追求开拓进取、呼唤自由理性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把学生看作主动选择和吸收教育影响的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主体,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改造对象,这样教师就由道德灌输者转化为道德促进者、引导者、咨询者。因为当代道德教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基本特征的,所以,模式的建构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考文献:[1]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01).[2]梁美凤.构建德育模式的几个理论问题[J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2论高校德育模式及其路径选择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