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约资源倡议书节约资源倡议书15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倡议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大家知道倡议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节约资源倡议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节约资源倡议书1市民们: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您曾是那样的壮观美丽,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由于我们人类乱砍滥伐,由于我们人类滥用化学物品,由于我们人类随地吐痰,您才会受到伤害。在这里我向您赔礼道歉,请您原谅我们。在我们的破坏下,您那茂盛的绿发变得稀稀疏疏,您那洁白而美丽的脸上,变得脏乱不堪,同时还裂出了条条的皱纹,为了让地球母亲展开美丽的'笑容,我们要保护大自然,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为此,我向要向大家建议:1、不砍伐树木,少用一次性筷子。2、节约用电,出门时不要忘记关灯,洗完手时要把水龙头拧紧,不要让它落泪。3、少抽烟,不点燃有毒的化学原料。4、不要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我们这个城市如果每人每天使用一个塑料袋,每天将产生5吨塑料垃圾。5、不能滥用化学物品。以上是我对大家的建议。但是,我们不但不能砍伐树木,还要多种树木,让空气变得更清新。另外,大家不能光说不做,我们更要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中的一切。再见了,朋友们,要牢记我的建议哦!节约资源倡议书2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家好!我们是**实验小学**班的少先队员。今天,我们积极响应大队部号召,学习李四光爷爷的崇高品质,具有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我们向身边的邻居提出以下倡议:1、形成对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2、节约每一滴水,随手关上水龙头;发现滴漏,及时维修;打扫卫生时用盆接水,做到一水多用。3、节约用电,随手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灯;提倡使用节能灯。4、珍惜纸张,节约纸张,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树木。5、不乱丢废电池和损坏、不用的家电。6、节约粮食,外出吃饭时,饭菜点的'适量,如有剩余,打包带回家。7、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8、认真搞好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净化工作,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和垃圾。亲爱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节约资源、从我做起”,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珍惜和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节约资源倡议书3亲爱的同学们:为了节约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让大家学习生活的环境更舒适、优美,为了地球的美好未来,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校园行,行动我能行”的倡议。一、节约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用完水后或见到滴水的水龙头,请及时拧紧,发现损坏的及时报修,严防滴、漏的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二、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绝长明灯。做时、吃饭时、放学后请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三、减少一次性物品(如纸杯、筷子、塑料方便袋等)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四、节约粮食,“因量度食”,避免粮食的不必要浪费。五、要节约用纸,学会二次利用纸张、双面用纸。把用过一面的废纸订成本子,作草稿纸、记作业用,双面用过的纸则用来练书法或自己动手做一些漂亮的工艺品。六、生活节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节约,我们小学生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自己的全面发展。希望我们每位同学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和谐校园的活动中,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节约资源倡议书4各位师生员工: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xx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___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Water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我国纪念___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为创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营造低碳环保校园,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如下倡议:一、提高节水意识。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北方缺水尤为严重,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其中还有很多水被严重污染。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爱水、护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在生活中时刻注意节水和护水,加强节水、护水教育,培养文明用水习惯。二、强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