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教师资格考试 / 文档详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豆柴****作者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9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网,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分别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线和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经线和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A符合题意,BCD可排除。2、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A.经线B.纬线C.赤道D.经线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B符合题意。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赤道是纬线,故C错误。经线圈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圆,故D错误。3、下列关于经纬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经纬网可以定方向B.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C.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D.地球仪和地图上,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它只能确定地球表面的水平方向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经纬网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故B正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故C正确。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A正确。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故D错误。4、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是冬季B.我国的河流都进入枯水期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北半球的昼短夜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是冬季,A正确;我国的河流多自南向北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河流进入丰水期,B错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错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的昼长夜短,D错误。故选A。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1题:题目:简述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并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人地协调观”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答案:教学要求: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应能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包括方向、周期、速度等,理解昼夜交替、时差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生能够理解四季更替、五带划分、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理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气候、生物分布、农业生产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自主探究。体现“人地协调观”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在讲解地球运动时,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日出日落、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探讨地理环境问题:分析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如过度开采资源、破坏植被)导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来实现人地和谐共处。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鼓励学生思考并实践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环保行为,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对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球的运动”教学要求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并体现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人地协调观”。答案首先明确了该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包括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随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人地协调观”: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以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探讨地理环境问题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能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价值观。三、材料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