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认识分米和毫米第一课时认识分米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分米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测量不同的物体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从而体验1分米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为后面运用长度单位之间的相互转换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了解了在测量时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一端对准零刻度线,另一端所指的长度就是物体的长度。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米和厘米接触得比较多,比如操场一圈约长200米,自己的身高是1米38厘米等等,而对于分米的接触相对就比较少,但是现在的学生能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他们对于分米并不是义务所知,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分米这些名称,但是经过实际的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多数仅仅是能说出单位名称,至于1分米有多长,并没有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表象,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单位,对于分米只是一种模糊的了解,还需要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重点难点: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难点:掌握分米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米尺、文具盒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师:暑假里,明明和妹妹一边吃着西瓜,一边看着电视剧《西游记》,明明问妹妹:“你觉得西游记里什么兵器最厉害?”妹妹:我觉得猪八戒的钉耙最厉害明明: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对于米和厘米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是会闹出笑话来的,一起来看看小明写的这篇日记:今天早晨,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坐到4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认真地听讲。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生:长度单位不对。师:很好!那么,应该改成什么单位呢?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是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认识分米)设计意图: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不同的物体应该选用不同的长度来表示。并通过一则用错长度单位的日志,激发学生的小学兴趣,并自然引入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自主探索新知1、初步认识分米测量文具盒的长和宽师:请同学们测一测、估一估我们使用的文具盒长和宽大约是多少,选择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生:厘米。师: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生:因为文具盒的长度不够1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做单位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并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生1:我的文具盒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进行测量,文具盒长大约是2个10厘米,宽大约是1个10厘米,是10厘米。生2: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1厘米的长度进行测量,文具盒大约有20个1厘米,宽大约有10个1厘米。……师:同学们表现得很好,会用这么多方法进行测量,我们可以看出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时,又好记又好算,也不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长度其实它还有个新的名称叫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和其他的长度单位一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2、1分米有多长。(1)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师:我们知道了分米也是测量物品的长度单位,那么1分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看看1分米有多长。观察后反馈生:10厘米是1分米,我们在直尺上1厘米1厘米地数,数了10个1厘米,1分米的长度等于10厘米的长度。师:想一想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师生共同总结:1分米=10厘米(2)动手操作体验1分米。①画一画: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大概的长度,请同学们用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