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教师:孔子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走进孔子生活的时代。(设计意图:以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在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展示: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现代文翻译:周平王即位,东迁到洛邑,来躲避犬戎的侵扰。周平王时,周天子的权威下降,诸侯之间强大的兼并弱小的,齐国、楚国、秦国、晋国这些国家很强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了。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是怎样的?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小组一:政治上,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小组二: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小组三: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日益残酷和激烈。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王崛起,周初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被逐渐破坏,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一些有识之士面对这种种新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对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二、孔子和老子:仁者与智者的思考1.仁者——孔子(1)思想家孔子展示:孔子教师: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宋国贵族后裔。他三岁丧父,自幼生活贫苦,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官,后升任鲁国大司寇。晚年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但其政治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用。后来回到鲁国专心整理古代典籍,广收门徒,潜心教育事业。展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现代文翻译: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没有过问马的情况。教师:通过以上材料,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这段材料反映了他什么思想?学生:孔子关心人,而不在意财产的损失。学生: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教师:孔子所提倡的“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认为“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爱人”。展示: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疑)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论语》现代文翻译:孔子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前痛哭。孔子扶着车前面的横木听了会儿,派子路前去询问:“你在这里哭,好象有什么伤心事啊?”妇人回答:“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到:“这里没有暴虐的政权。”孔子说:“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教师:孔子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学生:孔子主张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法。教师: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孔子的言论,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2)教育家孔子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一说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学生:孔子创办私学。展示:孔子讲学图教师: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是没有机会进入校门的。孔子创办了私学,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展示:孔门弟子颜回曾参子路教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