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品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品,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品1教学目标:1、通过拼读音节会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寓言两则的内容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2、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4)指导朗读。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5、指导朗读。(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导朗读。3、分角色表演读故事。4、小组探究。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五、课外扩展。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见了什么?六、作业。青蛙跳出井口后,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展开你想的像翅膀,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品2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三、教具准备:教师相关的课件与头饰。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今天我们学“坐井观天”。“井”是生字,跟老师写空,大声念——井。对,是后鼻音。谁坐在井里看天呢?2、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的图片。看谁坐井观天——青蛙。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4、提出问题: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在听到时候我有两个要求。二、范读课文要求:1、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个问题。2、听准生字的读音。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读好“井沿”理解意思;注意读正确“哪儿”(读第三声)“大得恨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四、教学生字、词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用生字练习组词。4、比一比,再组成词语:井()观()沿()百()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