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一、货币信贷概况(二)金融机构存款呈明显季节性波动(三)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增长从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在投资回升带动下,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年末中长期贷款增长9.0%,其增速自2012年4月份以来一直稳定于9%左右,呈平稳增长态势,比年初新增2.9万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占比为35%,比年内最低点回升2.7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升。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为12.9%,已连续7个月回升,比5月末的最低点提高2.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419亿元,同比多增98亿元。包含票据融资在内的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比年初增加5309亿元,同比多增5197亿元,主要是前8个月多增较多,9月份起票据融资余额连续净下降。由于2012年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企业和银行资金安排倾向于短期化。外币贷款增长较快。2012年年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6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比年初增加1451亿美元,同比多增569亿美元。从投向看,对进出口贸易和“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较大。其中,进出口贸易融资增加924亿美元,同比多增649亿美元;境外贷款与境内中长期贷款增加517亿美元,同比多增111亿美元。(四)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发展(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总体下行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有所上升。12月份,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14.16%,比年初上升7.14个百分点;执行基准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26.10%和59.74%,比年初分别下降0.86个和6.28个百分点。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及境内资金供求关系变动等因素影响,美元存贷款利率总体波动下行。12月,活期、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17%和0.51%,比年初分别下降0.14个和2.78个百分点;3个月以内、3(含3个月)-6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02%和1.96%,比年初分别下降1.83个和2.35个百分点。(六)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二、货币政策操作适度增强操作利率弹性,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配合两次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并结合各阶段市场利率走势变化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适度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既有助于释放稳健货币政策信号,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也有助于促进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合理回落和平稳运行。截至2012年年末,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3.35%、3.45%和3.60%。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2012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共开展14期操作,规模共计6900亿元,年末余额为3000亿元,操作期数、操作总量和年末余额均处于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三)适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四)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五)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的引导作用,扩大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同时,适应流动性供求格局的变化,探索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流动性供给功能,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共同保障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2012年年末,发挥流动性供给功能的流动性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共计23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09亿元,再贷款和再贴现的结构更加优化,流动性供给功能有所增强。(六)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八)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平稳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稳步落实改革方案,第一届董事会于2012年12月顺利召开。中国信保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和新章程都充分体现了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的原则。首先,明确提出“政策性保险公司”的定位,即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其次,赋予了中国信保更重大的政策性使命,新章程明确中国信保的经营宗旨是,通过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保险等服务,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重点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凸显了政策性信用保险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支持我国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由中投公司通过汇金公司向中国信保注资200亿元人民币。这大大增强了中国信保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中国信保的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积极推进其他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2012年3月成功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瑞银集团(UBSAG)、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渣打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