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PAGE\*MERGEFORMAT251.前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国就开始研究基坑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在以后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都投入研究,不仅在基坑支护措施上有了进一步改进,而且在技术力量和材料上同时也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国基坑工程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高架桥和隧道越来越多,高层、超高层建筑项目日益增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为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安全地进行,基坑支护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随着旧城改造工程的推进和大型工业厂房改造项目的增加,对基坑开挖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即不仅要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道、道路等的安全,我国基坑工程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表现在:基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基坑场紧凑、基坑周边环境复杂敏感,领近大量管线、建筑与地铁构筑物等。基坑支护技术是集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为一体,包括挡土、支护、防水、降水、挖运土、监测和信息化施工的系统工程,具有工程地质复杂多变,区域性和个性强的特点,已成为施工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功能日益要求复杂、支护体系种类繁多、各种施工工艺联合使用,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总结,目前基坑挡土支护技术已形成了多种形式如放坡开挖及简易支护、悬臂式支护结构、重力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为保证基坑围护工程设计的实用性、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对每个基坑工程情况进行围护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土钉墙技术是由加筋土和锚杆技术发展而来的,它是在土体内放置一定长度和密度的土钉体,使其与土体共同作用,弥补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并在坡面上制作与土钉连在一起的钢筋喷射混凝土面板,以限制土体变形的发展,维系开裂土体的整体性。我国开展土钉墙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目前我国还将土钉墙技术推广到承压水地区,并突破了软土地区不宜使用土钉技术的禁区,取得了一些成功实践经验,例如锚管注浆式土钉墙技术在沿海软土地区的应用。本文结承德德胜大厦支护工程实例及工地实习期间收集的材料,运用了相关的理论方法,重点是对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结合目前常用的支护结构形式,分别论述了其结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2、结合承德地区的地质情况和工程实际,确定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重点对土钉墙支护进行了设计计算。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些不妥甚至错误,还恳请赵老师批评指正。2设计任务2.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承德市双桥区,地下一层,地上十层,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上反肋梁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设计地下三层,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7.730m,工程地区内自然地坪标高平均约为40.00m(在总承包单位挖去场区东北角土堆的情况下),基础底板四周梁底标高为-9.950=27.780m,另考虑基础垫层及防水厚度(150mm),平均槽深取10m,基础平面约呈矩形,东西轴线长108.3m,南北宽约81m。2.1.1地形、地貌地物概述根据承德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本工程勘察报告,在最大深度(34米)范围内除表层人工填土和局部厚度不大的新近沉积土外,以下均为一般第四系沉积土。地层主要以填土、粘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圆砾、层组成。2.1.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在最大深度(35米)范围内,除表层人工填土和局部厚度不大的新近沉积土外,以下均为一般第四系沉积土。地层主要以填土、粘性土、粉土、细砂、圆砾,其主要地层由上至下详细描述如下:①人工填土层,分为两个亚层:①1杂填土:杂色;含大量砖块、水泥块、生活垃圾和灰渣等;松散,极不均匀,湿,厚0.8~4.6m,层底标高39.82~44.08m。①2素填土:灰褐色;以砂质粉土为主,含少量砖渣、白灰渣等,土质不均匀,稍湿~饱和,厚度一般0.9~2.0m,最厚达3.6m,局部缺失,层底标高39.78~42.38m。②粉质粘土:为新近沉积土,黄褐色~灰褐色;含云母、少量腐殖质;土质不均匀,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重粉质粘土、粘土,局部夹砂质粉土透镜体和②1粉砂;黄褐色,松散,湿;砂质不纯,含云母,混有粘性土团块、较多粉粒颗零星分布在②粉质粘土层的顶部,厚度变化较大层厚一般0.5m左右,最厚1.50m。本层在整个场地内分部不连续,层厚一般1.3~2.9m,层底标高38.85~40.25m。③砂质粉土─粘质粉土:黄褐色;含云母、氧化铁,稍密~中密;湿~饱和;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质粘土及细砂薄层或透镜体,本层在整个场地内分部不连续,局部缺失;本层厚度0.3~3.9m,层底标高37.7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