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通过解答“想一想”和材料阅读题,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将它们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收集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书籍,了解其编印、出版书籍的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教学过程导入(1分钟)图片导入:在上课之前选择与本课有关的一些图片进行循环播放,等到上课铃响之后,播放停止,投影上留下4张与刚才有关的照片,可以发现刚才的照片都是与文化和教育有关,我们一起来走进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2.讲授新课(30分钟)出示本课标题《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从标题上可以看出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文化与教育。第一部分:清末民初的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废科举三个方面进行讲解。(1)京师大学堂。学生根据提示词,从课本上找出京师大学堂成立的时间、地位和影响。教师简单介绍京师大学堂的校牌和旧址。在影响当中要提到办学原则方面是中西结合。并且最后引出京师大学堂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在1912年改为了北大,出示北大照片,并介绍北大历史上一些有名的人物。(2)《奏定学堂章程》让学生齐声朗读p51前4行,从中可以知道,《奏定学堂章程》的地位、阶段划分以及主要内容。列表格比较新学堂课程设置与现在的不同。(3)废科举看一段有关清末科举制被废除的影片,回顾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以及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内容及影响,两者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得出科举制在清末已经走到了尽头,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要予以废除。引用严复的话分析废科举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的重要原因,老师引导,学生来回答。第二部分:清末民初的文化,主要分两部分讲:《申报》和商务印书馆。(1)《申报》先请大家猜一个跟报纸有关的谜语,先了解中国古代的报纸《邸报》,是政治性报纸,为官僚士大夫服务的。和近代报纸为大众服务的区别。再引出《申报》。学生自己找出《申报》创办的时间、地点、人物。教师通过《申报》创刊词这则材料阅读,分析《申报》的内容和特点。学生自己来回答《申报》的地位和影响。并用图片来讲解《申报》的办报形式(头版头条、专栏、真实性等)成为以后传播媒体的先驱。并举一些受《申报》影响的报纸,如大公报、《民报》、《国闻报》《时务报》等。(2)商务印书馆出示《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问是哪里出版的,从而引出商务印书馆。学生自己找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地位、和特色。并出示一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的西方学术著作的图片。再简单拓展一下,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以及商务印书馆旧址。本课主旨升华:学了本课,谈一谈从中国近代的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得出结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献身精神。3.本课小结(2分钟)4.巩固练习(2分钟)教育和文化里面五个部分的内容各选1道练习题当堂练习,请学生回答,看掌握情况。5.探究小作业:“演一演”(7-8分钟)老师先就武昌起义进行现场演示,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先进行讨论,如果时间充足就请1-2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如果已到下课时间就请学生下去整理成书面材料交上来。四、板书设计清ﻩ京师大学堂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末ﻩ最高学府民教育ﻩ《奏定学堂章程》近代第一个学制初的废科举1905年文化ﻩ《申报》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与教文化育商务印书馆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焦作市第十八中学毕娟《中学时代》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学时代》,我将围绕说教材及教学目标、说教学策略、说达标过程与方法、说目标教学基本特点和原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及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本节课一共分了二个课时),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课的课型属于唱歌课,王晓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