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模板学校名称课例名称捺的写法教师姓名学段学科小学书法教材版本章节第五课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了解捺有斜捺和平捺的写法。学习捺的运笔方法。练习书写带有捺笔的字。4、通过欣赏书法作品中,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斜捺和平捺的形态特点。2、通过练习体会斜捺和平捺运笔的不同。学情分析学生是书法初学者,所以需要老师注入更多的精力与科学的教学。学生要多临摹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捺的写法。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复习导学法,疑探教学法,合作交流学习法。老师讲解引导示范是主要的教授方法,学生要临摹和练习。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笔画了?谁能说一说撇有几种写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捺的写法。请根据学习提示先来自学捺的写法。捺有几种写法?它们是怎样书写的?各种写法有什么异同?二、合探学习。1、出示两组字观察。捺的种类有斜捺和平捺。观察它们像什么?(像滑梯和波浪)2、讲解斜捺的写法,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学习要领。3、讲解平捺的写法,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学习要领,注意一波三折。4、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名字都叫捺划,末尾都需要出尖。不同点:书写位置不同,起笔不同,弧度不同。学生练习书写捺。老师巡视指导。拓展运用,练一练“人”和“之”两个字。全班展评,选出小小书法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捺画在一个字中往往充当主笔。斜捺:写法是起笔轻,行笔时逐渐下按,快要出锋时略顿,再提笔依运笔惯性写出捺脚。平捺:写法同斜捺,只是方向较平,故称之平捺。六、欣赏作品。布置作业练习写捺画。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观察笔画找出书写的方法,书写的问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到改正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目的。学生能对别人的作品提出合理性的意见。《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教学重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济南澄清贮蓄水藻发髻镶嵌3.指名读课文,随即指导。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五、齐诵全文,再次品味。(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物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篇课文的朗诵方法,了解了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位、体悟“济南的冬天”。二、赏析课文“济南的冬天”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预设:1.阳光下山景图。(第二自然段)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