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供应链运营驱动要素:作用决策要素库存运输设施信息第二章仓储与库存理论1、库存(inventory)的定义:(1)狭义的观点认为,库存仅仅指的是在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2)从广义的观点看,库存表示用于将来目的、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2、库存存在的合理性:➢解决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问题➢满足需求/供给的不确定性➢获得生产/运输上的经济性/灵活性➢获取规模经济➢享受数量折扣购买的好处➢提高服务水平3、库存是万恶之源4、库存管理:ABC分类法:帕累托80/20法则应用: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企业资源,应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ABC三类物资的区分标准:1.先计算每种库存物资在一定期间,例如一年内的供应金额,其计算方法是单价乘以供应物资的数量.2。按供应金额的大小顺序排出其品种序列,然后计算各品种的供应金额占总供应金额的百分比。3.按供应金额大小的品种序列计算供应额的累计百分比,占供应总金额70%左右的各种物资作为A类,占余下累计20%左右的为B类,其他为C类。二、常见库存策略(1)(Q,R)策略(定点订货策略):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量、固定定货点策略基本思想: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到定货点水平R时,即发出一个订货,每次订货量保持不变,都为固定值Q.(2)(T,S)策略:周期性检查策略基本思想: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该策略不设订货点,只设固定检查周期和最大库存量。(3)(T,R,S)策略/(s,S)策略基本思想:设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和固定订货水平R.经过一定的检查周期t后,若库存低于订货点R,则发出订货;否则,不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库存量减去检查时的库存量。三、库存水平控制库存水平的度量:批量规模、循环库存(供应链中建立的平均库存量)、安全库存库存策略相关成本:存储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短缺成本、生产装配成本、订购成本库存水平的确定——EOQ模型:(计算题)该模型的基本特征:1.连续不变的需求率;2.不变的前置期3.无限供货率;4.不允许缺货;5。每期初进行补充;6。不变的购买价格.TC=订购成本+持有成本+购买成本=(R/Q)S+(Q/2)hC+CR在决定最优批量规模时,需要在订购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二者之间寻求平衡。有关批量规模的讨论:1、为使最佳批量规模减少(k)倍,固定订购成本必须减少(k2)倍【平方】.2、如果需求量增加k倍,最佳批量规模增加(k1/2)倍,每年的订购次数增加(k1/2)倍.循环库存周转时间减少(K1/2)倍.灵敏度分析表明:EOQ(经济定购量)附近,总定购成本和存储成本相对稳定,订购一个接近EOQ的适宜批量规模可能比精确的EOQ对公司更有好处。影响批量规模的其他因素:数量折扣、商业促销减少供应链批量规模和循环库存而不增加成本的主要管理方法:1、减少每次订购的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A:多种产品集中于一次订购(使固定订购成本被多种产品分摊)B:从多个供应商处取货一次发送(固定运输成本被多个供应商分摊)C:一辆车给多个零售商送货(固定运输成本被多个零售商分摊)2、采用总量折扣方案而不是批量折扣方案3、消除或减少商业促销,鼓励EDLP。商业促销应以零售商售出商品而非购进商品为依据。牛鞭效应: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信息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会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这种现象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结果。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策略:库存产生的原因:第一类,由于企业内部生产与控制系统而形成的在制品库存。第二类,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缺陷而造成的库存,包括原材料、标准件、协配件、产成品库存.(一)联合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JointManagedInventory,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在联合库存管理中,更多地体现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能力。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方法:(1)建立共同合作目标(2)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3)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4)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监督机制(二)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