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工程设备试卷一、名词解释5x3’=15’1、搅拌器/挡板PPTP(11~11.5)2、半连续培养/灌注培养PPTP(37.5)3、酶电极(即酶传感器)PPTP(52.5)4、比拟放大PPTP(57)5、微波干燥原理PPTP(47.5)二、选择题10x2’=20’(6个图片题)1、反应器比拟放大中的经验放大原则PPTP(57.5)2、反应器比拟放大中的放大方法PPTP(57.5)3、动物细胞培养中的气升式细胞培养反应器(笼式通气搅拌器图)PPTP(38)4、?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固定方法PPTP(38.5~39)5、过滤介质的选择PPTP(14)6、图片题识别图片并辨别是哪一种过滤方法PPTP(14~15)7、前处理粉碎PPTP(6.5~7)8、前处理固液培养基PPTP(8~9)9、膜分离中的电渗析PPTP(18.5)10、绝热干燥中的一个PPTP(45~46.5)三、简答题8x6’=48’1、连续培养教材P(21~22)2、Monod方程中为什么把无机盐、生长因子作为限制因素,它们对细胞代谢有何影响?教材P(6)3、剪切力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教材P(25)4、相对黏度与相对传质速率的关系教材P(40)5、麦芽干燥教材P(339)麦芽制造--绿麦芽的干燥发布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时间:2011-1-12浏览次数:[63]一、干燥的目的(1)停止绿麦芽的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9928.TV(2)除去多余的水分,便于储藏。9928.TV(3)除去绿麦芽的生青味,赋予麦芽特有的色香味。9928.TV(4)干燥后,便于除根。9928.TV二、干燥理论(一)物理变化1、水分的变化浅色麦芽水分降至3%~4.5%,浓色麦芽水分降至1.5%~2.5%。9928.TV(1)萎凋过程麦层温度上升至30~35℃,水分可降至10%左右。9928.TV在此过程中,不同的麦芽有不同的要求。9928.TV浅色麦芽要求保存多量的酶活力,而不希望麦粒内容物过分溶解,因此要求通风量更大一些,温度更低一些,水分下降更快一些。9928.TV浓色麦芽要求内容物在发芽的基础上继续溶解得更完全一些,因此希望通风量小一些,温度高一些,水分下降慢一些。9928.TV当然最终麦芽的酶活力也比浅色麦芽低很多。9928.TV(2)焙焦过程在此过程中,浅色麦芽水分由10%降至3.5%~4.5%,浓色麦芽水分由10%降至1.5%~2.5%。9928.TV这个阶段是化学反应脱水,形成麦芽特有的色、香、味。9928.TV此阶段要求风量小,温度高,水分下降缓慢。9928.TV浅色麦芽焙焦温度一般控制在80~85℃,时间为2~2.5h;浓色麦芽焙焦温度一般控制在95~105℃,时间为2~2.5h。9928.TV2、容量变化大麦吸水而增容,干燥而减容。9928.TV如果工艺上采取低温缓慢干燥,胚乳疏松,容量缩小不是很大。9928.TV如果高温急速干燥,胚乳紧密,容量就会大大缩小。9928.TV优质麦芽,干燥去水后,容量不应缩小很大,麦芽的容量应比原大麦增加20%左右。9928.TV3、重量的变化因为水分减少和物质消耗,一般100kg精选大麦浸渍发芽干燥后可制成83kg左右干麦芽。9928.TV4、色泽和香味的变化绿麦芽色泽为1.8~2.5EBC单位浅色麦芽色泽为2.3~4.0EBC单位,浓色麦芽为9.5~21EBC单位。9928.TV麦芽的香味与色泽是平行而生的,干燥温度越高,色泽越深,香味也越浓。9928.TV(二)化学变化1、生理变化阶段是指干燥温度在40℃以下,麦芽含水量不低于25%,此阶段麦粒的叶芽继续生长,胚乳细胞继续溶解。9928.TV此阶段物质转化和发芽时基本一致,低分子糖类和可溶性含氮物质仍在增长。9928.TV2、酶的作用阶段当干燥温度从40℃上升到75℃时,此阶段麦粒生长趋于停止,但酶的活力很强,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磷酸盐酶等继续分解有关的物质,水溶性浸出物和可发酵性浸出物不断增加,这个过程随着水分进一步降低,温度进一步升高而引起酶的钝化逐渐停止。9928.TV3、化学变化阶段当干燥温度达到75℃以上时,酶的作用停止,开始焙焦过程。9928.TV此阶段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某些成分之间的化学变化,从而使麦芽产生应有的色、香、味。9928.TV此阶段直至干燥结束。9928.TV三、麦芽干燥期间的物质变化(一)酶的变化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上升,水分的下降,各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9928.TV酶对干燥温度的抵抗力,不仅取决于温度的高低,也取决于麦芽中的水分含量。9928.TV麦芽越干,酶对高温的抵抗力越强。9928.TV半纤维素酶,对热敏感,超过60℃时,酶活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