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7页加快地方金融创新的突破口研究1.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目前浙江的各类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杭、宁、温等发达地区,2011年投向杭州、宁波和温州的新增贷款占全省新增贷款的60%以上,而对舟山、丽水和衢州三地的新增贷款投入不足全省新增贷款的10%。就资本市场而言,从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来看,截至2011年底,国内a股市场上,杭州上市公司达到59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27%,杭州、宁波和绍兴三市集中了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50%,温州等地上市公司发展与其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上市公司区域发展不平衡。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等中小金融机构,也主要分布在杭州及周边城市,例如嘉兴和湖州等地,在丽水、舟山等地相对较少。在创投方面,全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项目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集聚现象,省内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杭州和宁波两市的创业投资企业占全省75%以上,而浙西、浙南地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少,投资项目少,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缓慢,也制约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水平。2.已初步形成三大金融集聚区的布局浙江“十二五”金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小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区、金融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等公共服务基地;把宁波打造成为对接上海、服务海洋经济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把温州打造成为对接长三角和海峡西岸两大经济区、服务民营经济的区域性专业金融中心。三大金融集聚区的布局初步形成。3.金改试验区与金融腹地初显协同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以XX市为主导,重大金改政策与方案的研究与制定主要是温州牵头,温州——杭州——宁波等地的金融创新协同发展轴线尚未形成,区域内金融联系机制亦未形成。区域金融发展规划中地方政府政策协同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创新发展策略还没有超越地方政府发展策略。竞争与协同是区域实现协同发展的内部动力,其他组织作用,即政府、非政府组织等管理组织的控制或调控则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外部推力。政府在区域金融创新协同发展中充当了最主要外部推力的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各个地区的金融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主要受政府的政策影响;其次,金融市场行为既可能产生良性循环效应,推动各地区有序发展,也可能产生恶性循环效应,如恶性竞争、区域市场垄断。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理性控制进行纠偏。1.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创新意识金融创新有三种模式。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三者各有利弊。自主创新有利于金融机构巩固领先地位,获得较高的创新利润,但是研发费用较高,创新风险较大,存在被其他金融机构免费模仿的“搭便车”现象;合作金融创新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发挥合作各方优势并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但如果合作双方差距过大,弱势一方容易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地位;模仿创新可以节省研发费用,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速度,但也存在缺乏超前性、监管困难和创新利润较小等弊端。三种创新模式各有利弊,因此三者不是完全排斥的,可以相互结合。首先,利用温州“试验区”的制度优势,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在其他地区,很多金融创新由于受到现行制度约束无法开展,而在温州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先试先行。因此,浙江以温州为基础,可以充当区域金融创新的“领头军”,充分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创建新的金融机构,制定新的金融制度,拓展新的金融市场,拉动金融创新速度,提升金融创新质量。其次,在全省其他区域范围内应选择合作创新模式,特别是发挥好杭州、宁波两大金融集聚地与温州金改试验区的互动。最后,省内其他地区根据自己的劣势,适当进行模仿创新。2.推动省内区域金融板块在功能上的互补互促区域金融板块在功能上的互补互促就是使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各利益主体发挥地区优势,从动态性、开放性的角度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促使资源、知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流动中不断实现优化配置与整合,形成联动发展格局。目前,省内结合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金融创新试点、结合义乌国际贸易试点的金融创新试点、结合海洋经济的金融创新试点、结合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试点都已启动,要实现浙江地方金融合作创新,各地就不能各自为政,区际协调相当重要。各地政府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建立联合协调机构,确定联合协调的短、中、长期目标和规划,切实解决金融合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强化金融合作的系统性和操作性,既充分发挥各地发展金融的积极性,又要形成合力,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集中优势,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另外,各地区要克服以地方利益为重的保守的地域观念,让金融资源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以效益为导向,实现市场化、效益型的流动。这种金融资源市场化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