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4页基层组织和谐研究报告(4)2、教育管理不善因素一是基层党组织不重视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形式单一乏味,激不起干部群众学习的热情,造成干部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一直处于“原地踏步走”的状态;二是制度建设不完善,如《干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推荐干部、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干部工作激励制度》等制度不健全,而现有的一些制度也落实不力,如《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创建工作督查制度》等系列制度,造成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农村基础性工作不牢固;三是选人用人不当。把一些作风飘浮、工作能力不强的干部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不仅影响到其他干部的积极主动性,也影响到党的群众基础,引起党群干群关系的恶化。3、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由于吐峪沟乡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迫在眉睫也无力开展,造成党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凝聚力不强。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也造成农牧民消费水平偏低,使农村市场缺乏活力,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乡镇企业先天不足,造成农牧民增收渠道单一,一部分农牧民群众只好瞄准外出务工养家糊口。4、主观因素。一是一些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对自身的要求不严,不愿意在工作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任你如何加压使力都始终保持巍然不动,导致基层党组织的安排部署落实不力;二是农牧民思想观念的保守,导致基层党组织推行新思路、新技术面临诸多困难,有少数群众甚至认为基层党组织的新思路和推广的新技术是多此一举、无故找茬,是给农民添乱添累,所以故意与基层党组织“对着干”;三是基层党组织距构建和谐社会条件有些先天不足,如部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不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模糊、领导农村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等等,都制约着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四、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对策及建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从另一方面来说,基层党组织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斗堡垒和源头活水,只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推动农村和谐社会的不断实现。对此,我们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构建能力。(一)提高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能力。1、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一要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尤其是要选准配强党政“一把手”和村“两委”负责人。在班子配备时要注意从全局出发,合理搭配,突出改善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特别要注意增强懂经济和有驾驭经济能力的班子成员,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效果,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对于工作业绩平平、宗旨意识淡泊、群众反映差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二要以坚持不懈的学习为手段,夯实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理论文化基础,切实解决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安于现状、视野狭窄和本领恐慌的问题,培育基层领导干部开放宽广的世界眼光,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增强执政求进的意识和能力;三要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建设团结协作、和谐有力的领导班子。在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完善党组织决策机制,健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的沟通协调和成效反馈机制,营创民主、友好、竞争、融洽的干事氛围,并在此氛围中把领导干部个人的能力整合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行政村则要理顺“两委”关系,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2、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仅靠基层干部是很难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重担,只有把基层党员的的优势利用起来,与基层干部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动力: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要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进行分类分层教育,通过远程教育、党校培训、实地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前瞻性,使教育工作充满鲜明的时代气息,使基层广大党员在教育培训中成长为实用人才、致富能手,成为自觉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的典范;三要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并充分利用基层党员在思想上、感情上贴近群众的优势,激活党员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政治上给予关怀、物质上给予扶持、生活上给予关心,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坚定为群众服务的信心,也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先进分子向党组织靠拢,使基层党员队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