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关于《战国策》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二)再读课文重点词句解释:诚知:皆以美于徐公:地方:左右:蔽甚矣:善:面刺:谤讥: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期年:二.一词多义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2.时时间进又何间焉3.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课文分析“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问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明确: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答案4]5、而后写邹忌思考受蔽的原因,问: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邹忌比美小结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分析第二段威王受蔽邹忌讽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威王除蔽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分析第三段1、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除蔽结果:小结威王受蔽(三)三读课文,鉴赏品味四、课堂练习2、翻译下面的句子再见2021/10/102021/10/101.它竟从土里长出来!2.……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3.它竟然还在长着……4.……它却长着!5.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6.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贾平凹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贫瘠(jí)的山村。22口人围着口锅转,吃不饱,孱弱。“体质差,干活不行,老遭大人唾骂,没有得到什么宠爱”,他说:“社会的反复无常的运动,家庭的反应连锁的遭遇构成了我是是非非、灾灾难难的童年少年的生活,培养了一个羞耻的委屈的甚至孤独的灵魂。”他奋斗过,在学校,在编辑部。当他的作品发表,评论家唱赞歌时,他为他的“小桃树”开的花而欣喜过,而当他的笔有些“离经背道”时,一大批批评文章涌浪而来,他忧伤掉泪。他在回忆人生历程时深深地感谓道:“我惊喜过、幻想过,做过五彩缤纷的梦。但是,几年过去了,做人的艰难,处事的艰难,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孱弱!”2021/10/10“人生的风雨,会让一些人梦想凋零;但,人生的风雨,也会让另一些人梦想之花开得更加灿烂。”在心底种一棵“小桃树”托物言志1.积累重点词语;2.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课外阅读贾平凹的《丑石》和《一只贝》。创造:崭新形象你能看出是什么材料吗?卷纸筒也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