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忆读书》教学设计PAGE11/NUMPAGES11《忆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体验学习乐趣;通过自由朗读整体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朗读、圈画、思考、讨论等手段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二、情境导入: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2、名言:(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走近作者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讴歌和颂赞的是壮美的自然、纯晶的童心、真挚的母爱。——主题体现她的“爱的哲学”的思想。2、背景介绍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写作此文,主要是勉励青少年朋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四、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题目中“忆”的内容是“读书”,从题目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经历以及一些启迪人的经验之谈。3、字词积累4、学生自由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五、理清条理: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六、教师小结:概括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冰心七岁开始读书,初次接触书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鸿篇巨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大量的阅读积累奠定了冰心的文学基础,从而造就了这位文坛上的一代名家。二、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3)、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