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走进丽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色彩斑斓、惊心动魄、闻名遐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脉络。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导言: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有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那里有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 大家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吗? (出示美丽的丽江画面。) 2.板书课文题目:走进丽江 3.记课文题目,质疑课题。 学生:丽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学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丽江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丽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了解丽江: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遍布全城。街道不拘于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2.自由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丽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有玉龙雪山,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 学生:课文主要描写了丽江的历史文化、最温暖的雪山,以及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老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特点来概括。 抓住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主要内容:丽江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淳朴的民风著称。它有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泊。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老师检查. (1)请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险峻jun)铺砌(qi)藏区(zang)潺潺(chan)白雪皑(aiai)遐途( xia er) (2)幻灯出示本课生字:①翘舌音:镇②前鼻音:镇③后鼻音:雄④其他字:朴(3)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蜿蜒:盘曲而上。 3.正确、流利地练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4.反馈学习情况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说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第二段(第2-7自然段):分别介绍丽江古城及丽江的自然。 第二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丽江给“我”留下的总的印象. 第二层(第3~4自然段):写丽江古城街道的特点. 第三层(第5~6自然段):写丽江迷人的自然景观. 第四层(第7自然段):走在丽江街道上时的感受 五、学习小结,朗读课文。 1.这是一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游记,作者是按照“总----分一总”的结构来写的。先写对丽江的整体了解,中间部分按游览顺序具体介绍丽江的景色特点,最后作者抒发游览丽江后的总体感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7走进丽江 神奇而美丽一概括 见闻及感受一 具体 中班(3岁)科学活动设计《排排看》设计意图:排排看是教幼儿学习,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是排序的形式之一,通过排序幼儿可以获得按照按序排列物体的经验在思维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序列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中班3岁幼儿按物体规则排序的能力、初步发展能够学习按照简单规则的排序。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着上个教育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根据中班排序活动的教学要求及中班幼儿的排序能力,我制定了以下二、活动目标:(一)能发现物体排序的规格,初步学习按规格排列物体的方法。(二)幼儿通过活动,发展观察,比较,判断,以及推理能力。(三)感知数学的规律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上目标是从认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考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