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理学 / 文档详情
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书生****萌哒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docx

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三第一单元,根据新课标本单元可以分3至4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将本单元分为4课时,第一课时是《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第二课时是《原子》,第三课为《分子》,第四课时为《离子》。现在就第一课时《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进行说课,本节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考虑到知识的抽象性,教材编排了一些宏观物质的图片和三组实验,从三组实验产生的宏观实验现象入手,让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想象,进入微观世界,建立起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并明确微粒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并且在实验中教会学生“比较法”这种科学方法。(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将能得到一定提高,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学生将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树立“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并初步对“宏微观结合的辨证统一”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在分析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重点:微粒概念的建立和微粒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难点:微粒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能学会运用微观知识对宏观现象进行想象、解释和推理。二、学情、学法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微粒特征的认识。三、教法分析1、由于微粒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微粒概念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由于以前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宏观的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出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分(提醒学生不要乱丢纸屑)。在一段激烈运动之后,展示学生分的最小的纸块,在适当的鼓励性评价之后,再问,这么小的纸块,还能分吗?可以分到什么为止呢?让学生发表个人看法。设计意图:在回答中指导学生感受物质的分割过程,树立“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初步构建微粒的概念。然后继续从瓶中挑一颗碘和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展示给学生,并提问: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可以再分,那么你能将试剂瓶中的碘和高锰酸钾小颗粒继续再分吗?学生讨论、交流分割的方法,这时给学生提示,可以用加热或水来进行分。由此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设计意图: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会合作学习,以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物质的构成;使学生研究物质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从而得出“物质由微粒构成”的结论。2、启发引导,探索新知(1)微粒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看到。接着播放一段“水分子自述”的声音。内容是:嘿,我是构成水的微粒,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我的质量约为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和我一样的微粒。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微粒构成水时,是不是静止不动,紧密无缝的聚集在一起呢?由此,引入微粒的第一条性质。接着用大屏幕展示在101个铁微粒形成的最小的汉字“原子”。设计意图: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微粒的真实存在,同时也顺利的过渡到微粒的另两个性质,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任务。(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一)时,我在讲台上放一杯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接下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香水是在讲台上的杯子里,大家却可以闻到香味?”由此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2——微粒的运动。我对这个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把滤纸折成花,我就引导学生把A,B两烧杯改成用滤纸折成的纸花,一只贴在大烧杯内壁,一只在外壁。实验前用酚酞把纸花喷湿,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的白花会变成红花。此时追问:“为什么白花没有接触到氨水也会变红呢?”学生讨论后很自然得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设计意图:这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构成物质的微粒说课稿

文档大小:1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