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点导航1.过程:如下图2.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等。3.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下渗。4.类型:①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5.意义:A.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D.塑造②地表形态。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输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环节是地表径流。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命题视角一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读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回答下题。答案C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和水循环。由图可知甲为大气圈,乙为水圈,丙为岩石圈,丁为生物圈。①由大气圈指向岩石圈,应该为降水;②由岩石圈指向水圈,应该为径流;③由水圈指向大气圈,应该为蒸发。故C项正确。命题视角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2.(2017北京顺义二模)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1.地球上的水体类型(1)存在形态: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2)存在空间:A.海洋水——地球水的主体;B.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的水体;C.陆地水——供应人类所需淡水的水体。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之间的关系(1)陆地水体类型: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生物水等;其中①冰川水是陆地水体的主体。(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②相互补给的关系。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河流补给水源 方法技巧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命题视角一河流的补给1.(2017北京朝阳期中)读下图,回答问题。分别说出甲地以上河段和以下河段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答案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命题视角二河流流量图的判读2.(2017北京丰台期末)下图为中国东部某外流河干流甲、乙两个水文站月均径流量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甲水文站 ()A.可能在乙站上游方向B.月径流量变化幅度与乙站相同C.各月径流量小于乙站D.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比乙站要小(2)该河流域 ()A.河水含沙量小,结冰期短B.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夏季台风灾害发生频率高D.盛产玉米、春小麦等农作物答案(1)A(2)D(1)读图可知,甲水文站除了1月和2月,全年大部分时间径流量小于乙站,因此甲站可能在乙站上游方向,A对,B、C错;图中反映的是两水文站月均径流量的年内变化,因此无法判断两水文站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小,D项。(2)由图可知,该河有春、夏两个汛期,据此可以判断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结冰期较长;地表植被覆盖率高,自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含沙量小;由于纬度较高,夏季不受台风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盛产玉米、春小麦等农作物。故本题选D项。1.基本概念河流水系:指集水河道的结构,包括源地、注入地、流程、流域、支流及其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河流水文:指河流的水情,是河水状况及其变化等。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结冰期、含沙量等要素。2.影响因素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降水量、降水形式、强度、蒸发等)与下垫面因素(地形、地质、植被状况等)。径流可分为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河流)。应重点掌握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等。如下表所示: 河流水系特征命题视角一河流的补给及水系特征1.(2017北京东城期末)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答案补给类型: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水系特征: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域狭长,外流河,支流多短小,多峡谷,落差大。命题视角二河流的水文特征2.[2017北京文综,36(3),10分]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