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形容声音()。A.很悦耳B.很刺耳C.很高2.我们读书时发出的声音是()振动而产生的。A.舌头B.嘴唇C.声带3.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4.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A.笛子本子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5.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A.不盛水的试管B.盛3/4水的试管C.盛1/2水的试管6.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B.C.7.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A.慢B.快C.不快也不慢8.如下图用筷子从1~8依次敲击盛水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应该会()。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从强到弱9.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轻,是因为()。A.钟罩里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B.钟罩里闹钟的振动越来越弱C.钟罩里的声音随空气一起被抽掉了10.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A.音量B.音高C.音色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原理是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物体铜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2.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3.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这种运动被称为()。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4.我们的发声器官是()。5.我们知道了物体的()、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的()也就不同。6.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7.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的叫声,有来自()的声音,还有来自()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8.我们可以用碗、()等材料制作小乐器。9.在()的环境中,声音()传播。10.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是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的,所以耳廓只是好看,对我们听到声音是没有什么作用的。()2.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3.同一根橡皮筋,振动幅度大时,发出的声音响,就是发出的声音强。()4.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5.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6.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7.制作小乐器的步骤是“设计—制作—调整—演示”。()8.空气能传播声音,但是而水却不能传播声音。()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10.人的耳朵里有鼓膜,鼓膜虽然很厚,但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如果我们在同样条件下,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低五.填表题(共2题,共14分)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2.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2.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用木槌击打铜器。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4.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5.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七.材料题(共3题,共23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某一天,有一个人找到福尔摩斯,说他碰上了幽灵。福尔摩斯觉得很好奇,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乘客说:“我乘坐的客轮触礁沉没了,幸好我会游泳,才没有沉下云。就当我在水下朝求救生艇游云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连忙从水里出来向沉船方向看去,结果又传来一声巨响。可是后来所有人都说只听到了一声巨响。你说我是不是遇到幽灵了?”福尔摩斯想了想,笑着说:“你没听错,不过确实只发生了一次爆炸,水里没有幽灵。”你能利用声音传播的知识,替福尔摩斯向这个人解释为什么会听到两次爆炸的声音吗?3.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八.综合题(共5题,共34分)1.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2.小明同学用锤子分别敲击三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