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核酸1.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也称为碱基序列。2.书写方法:(方向)5´→3´3.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1)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的结构。2)磷酸-戊糖骨架位于外侧,两条链上的碱基以A=T、G=C相连,构成碱基平面,位于螺旋内侧。3)螺距为3.4nm,旋转一周为10个碱基对。螺旋直径为2.0nm。氢键: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碱基堆砌力:维持纵向稳定4.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5´-末端的帽结构、3´-末端的polyA结构功能:共同负责mRNA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mRNA稳定性的维系以及翻译起始的调控。5.tRNA:细胞内分子量最小的一类核酸,含稀有碱基。6.核酶:某些小RNA分子具有催化特定RNA降解的活性,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亦被称为核酶。7.核酸溶液在紫外光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核酸定量。8.DNA变性: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形成无规则线团状分子的过程。9.DNA的复性:变性的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DNA单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10.核酸分子杂交:两条来源不同的核酸单链间,因部分碱基互补,经退火处理可以形成杂交双螺旋结构。11.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头合成途径(肝、小肠和胸腺)、补救合成途径(脑、骨髓)。12.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环)13.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是指体内有些组织(脑、骨髓等)缺乏从头合成的酶,只能利用现成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部位:胞液14.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缺陷病——自毁容貌症(HGPRT完全缺失)15.嘌呤碱分解的最终产物是尿酸。16.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区别: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环,而分解代谢是先合成环结构。17.脱氧核苷酸的生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通过相应核糖核苷酸直接还原生成的,是在其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进行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