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4)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扶贫影响效果研究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将脱贫攻坚确定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提出要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随着前期“粗放式”、“漫灌式”扶贫模式的边际效用递减,金融扶贫必将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实践证明,信用体系作为金融扶贫的基础设施,通过全面的信息互通共享,在扩大贫困户信贷规模、改善贫困户经营能力、提高贫困地区收入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部分贫困户因信用记录被限制在信贷服务范围之外,而这部分群体是完成全面脱贫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梳理信用体系建设支持金融扶贫工作的理论体系,实证分析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扶贫的影响效果,构建适合贫困户特点的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扶贫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以陕西为例为了实证分析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扶贫的双重影响,本文采取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117家涉农金融机构2011-2015年相关数据为样本。为保证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信用体系建设采用征信系统来替代,而金融扶贫情况使用贫困户贷款。根据研究的目的,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按照担保方式、机构类别、地区三个维度设置存在征信系统和不存在征信系统两种情形,其中存在征信系统又分为信用记录良好和信用记录不良,将存在征信系统的两种情形与不存在征信系统情况的贷款发放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实证分析征信系统对信用记录良好贫困户贷款发放的促进作用和对信用记录不良贫困户贷款发放的抑制作用。(一)征信系统在贫困户信贷管理中作用显著。2011至2015年,样本金融机构贫困户贷款从8.5亿元增加至14.51亿元,年均增长14.3%,增速比较平稳,但贫困户贷款占农户贷款的比例,却从2011年的18.24%下降到2015年的15.47%。同时,调查问卷显示,93.16%的样本金融机构在贫困户信贷管理过程中应用征信系统,72.65%的对贫困户贷款申请进行评分时设置征信信息权重,且信用社对征信信息设置的权重高于农行及邮储行,信用贷款中征信信息权重高于保证贷款及抵质押贷款。样本金融机构使用征信系统后,审批一笔贫困户贷款的平均时间由4.24天缩短为2.67天,审贷效率显著提升。(二)良好信用记录能够显著促进贫困户贷款发放。实证结果显示,样本金融机构对信用记录良好的贫困户贷款批准率显著高于无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不良的贫困户,因此增加发放的贷款规模也是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1931.06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7961万元,年均增幅达74.63%,年均增加发放的贷款占贷款总量的8.58%。通过比较发现,良好信用记录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不良信用记录的抑制作用,整体净影响为正值。(三)不良信用记录对于贫困户贷款发放存在抑制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不良信用记录对于贫困户贷款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2012年样本金融机构因信用记录不良减少贫困户贷款发放11258.65万元,为5年最多,2015年虽然下降,但仍减少贷款发放3486.27万元,且五年间年均抑制发放的贷款规模占贫困户贷款总规模的3.74%。(四)征信系统对贫困户贷款的影响因担保方式不同而不同。分析不同担保方式下批准率,发现保证及抵质押贷款的批准率高于信用贷款1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贫困户批准率差距更为明显,由此可见样本金融机构在贫困户贷款时存在重担保思维。(五)征信系统对贫困户贷款的影响具有地域特征。综合批准率和情景分析结果,发现陕北地区对不良信用记录的包容度非常高,征信系统对贫困户贷款发放的影响从规模到占比关中和陕南地区都是最低;关中地区对信用记录的关注度非常高,因信用记录良好增加发放的贷款及因信用记录不良减少发放的贷款占总体贷款比重均高达16%以上。构建适合贫困户特点的信用体系框架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均表明,贫困户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户信用体系建设有共性,但也有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当前亟待立足实际构建适合贫困户特点的信用体系建设框架,从而提升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让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真正拥有享受各种金融服务的机会。(一)基本思路。信用制度的演化与金融制度的发展变革应当是一致的,因此贫困户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在助推金融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对贫困人口开展信用增值、信用救济、信用重组等手段,促进信用记录良好的贫困户获得更多信贷资源,帮助被信用制度隔离在金融服务之外的贫困人口获得适当的信贷支持,使贫困户贷款获得率及额度明显提升,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二)主要原则。一是整体规划、持续发展。贫困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