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述故事情节。2、能根据物体的大、中、小以及多少进行比较或匹配。3、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朋友一起活动的乐趣。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家园共育:1、根据主题活动征集“三只熊”的故事书和VCD。邀请家长参加“三只熊搬家”的亲子游戏。2、可以让孩子带一个有关熊的玩具。3、家长可与孩子一起玩“爬熊山”的亲子游戏,孩子扮小熊,爸爸跪在地毯或床上装扮大熊山,让孩子从爸爸身体的'一侧翻越到另一侧。4、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尝试进行碗、筷子、勺、碟的匹配。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小班教案篇2设计意图:水的浮力是我们身边的科学,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在活动中,我将有关浮力的知识巧妙地贯穿于幼儿的活动之中,以帮助小朋友取皮球这一的形式,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的科技意识。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身边的科学--水有浮力。2、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活动重点:了解水中物体的沉浮现象,知道为什么。活动难点: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水来取皮球。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1、运用尝试教学的理念: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活动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靠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去尝试,自己得出结论。2、制作了形象、直观的演示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3、提供了丰富的,适宜幼儿发展的活动材料,创设和谐宽松的气氛,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在充分自由的教案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经验。4、以帮助别人这一的形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自信地参与活动,并且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之后,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案准备:1、皮球落洞演示教具。2、桌子5张,标本瓶5个,乒乓球6个,大盆5个,抹布10条。3、每组1只大筐(内装铁丝、铁片、绳子、木棍、水杯),2只小筐(内装积木、泡沫、小石头、空塑料瓶、玻璃球、木块、铁球、塑料球等若干,其中空塑料瓶与幼儿人数相等)。4、鱼缸1个,潜水艇演示教具一套。5、教师事先在两只手上画出小虹和小明的形象(用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做两个小朋友的腿)。教案过程:一、帮忙想办法:1、这是什么?出示树洞演示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公园里,操场上)。出示手指画的两个小朋友--小虹和小明。一边讲,一边演示皮球掉进树洞的过程。提问:皮球掉进树洞,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快帮帮他们。启发幼儿动脑筋。2、幼儿思考、讨论、回答(用各种方法)。3、现在,我让每个小朋友都试一试。那边每组桌上都有一个高的标本瓶,里面有一个乒乓球,就像树洞一样,小朋友们不能用手,但可以用桌上的各种材料:绳子、铁丝、木棍、水杯等。比一比哪组幼儿先把球取上来。二、试一试,说一说。1、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铁丝、铁片时注意安全。2、实验完毕,提问:你们都用的什么方法?结果怎么样?用哪种方法可以把球取上来?(倒水)。可以叫幼儿上前面来演示。3、同样用这个办法可以帮助小虹和小明吗?请一名幼儿上前面往树洞里倒水,幼儿观察现象。倒水之后怎么样了?(球飘起来了)。继续倒水,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想到用水来取皮球,这个办法真好,小虹和小明真高兴。(激发幼儿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三、想一想。1、刚才你们用了很多的方法,为什么用水可以取出球呢?(球轻,能飘起来等)。小朋友说的很对,水不仅可以用来洗手、做饭、用来喝,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那就是可以使很多东西飘起来,这是因为水有一个把物体向上托起的力量,叫做水的浮力。2、提问: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回答后,请幼儿动手操作。指导幼儿将小筐中的小物体(积木、泡沫、小石头、空塑料瓶、玻璃球、木块、铁球、塑料球等)放入有水的大盆中,观察现象。3、讨论。请幼儿说一说,放了什么在水中?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小结:水除了能使乒乓球、皮球浮起来外,还可以使木块、泡沫等物体浮起来。四、探索、发现。水能使木块、塑料瓶等物体浮起来,玻璃球、铁块、石头等物体比较沉,所以它们不能浮起来。但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让石头也能浮起来,让塑料瓶也能沉下去。比如这个塑料瓶,老师就可以让它沉下去,你们可以吗?1、每个幼儿一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