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基于1978~2007年改革开放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王德祥李建军内容提要:本文以我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对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外贸依存度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长期内,财政分权会推进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而短期内财政分权对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外贸依存度的作用不显著;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可提高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外贸依存度水平,而在长期中却会降低外贸依存度。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对FDI和出口的激励,以及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贸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是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逻辑。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外贸依存度一、问题提出及文献回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贸易大幅度增长。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55亿元,2007年增加到163502.4亿元,30年增加了近460倍。与此同时,以进出口额占GDP比表示的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9.74%,提高到2007年的66.3%(如图1)。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外贸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这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关于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国内对外贸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是对D.H.Robertson(1937)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在中国进行检验分析,集中于HYPERLINK"http://www.maotianxia.com"\o"塑料制品贸易"\t"_blank"对外贸易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分析,而研究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作用的文献却比较少。涉及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影响的文献多是在用协整、ECM及Granger检验等方法研究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对经济增长与外贸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沈程祥,1999;魏巍贤,1999;王坤等,2004;杨斐等,2007)。由于使用数据及其具体granger检验方法的差别,这些研究并没有形成共识。更为重要的是,已有的研究都没有就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作用方向、强度及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外研究也是更关注于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机理,且也多是在研究进出口及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所进行的考察,如JohnThornton(1996)、FranciscoF.RibeiroRamos(2001)、SaibuMuibiOlufemi(2004)等,他们的研究显示,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作用存在着国别差异。本文着重从我国经济增长与外贸之间的因果关系、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方向、强度及其机理方面进行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用外贸依存度代替了其他研究者用的进出口总额,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相对指标外贸依存度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另一方面这又可直接考察经济增长对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财政分权是重要的制度变革,也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变量。主流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信息优势(Hayek,1948)、同质偏好(Oates,1972)和“用脚投票”(Tiebout,1956)使地方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上更有效率,虽然我国地方政府还没有标准意义上的“用手投票”机制,城乡户籍制度也削弱了“用脚投票”机制的发挥,但地方政府作为辖区居民公共利益的法定代表,其行为必然要考虑辖区居民的偏好,“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依然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软化条件下,地方政府便可能在居民公共服务需求集中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要提供选择。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最大特点是经济上的分权和政治上的集权相伴,在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下,地方官员之间始终围绕经济增长而进行激烈的“晋升锦标赛”竞争(LIHongbin、Li-an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