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应用于高校国防教育刍议熊弋帅摘要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出发,浅析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应用的必要性,提出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应用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策略,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不断深化改革阶段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提供启发与借鉴。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高校国防教育作者简介:熊弋帅,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处,助教,研究方向: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955年,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规定“高校学生服预备役,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把“自我实现”作为教育最终应当接受军事训练,”同年开始试点,标志着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正目标。第二,在教学上强调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进行有意义式拉开帷幕。2002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并下发了的学习和自发经验的学习,增强适应性,最终能够拥有学习的自《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财政由。第三,人本主义提倡学习是人际的相互影响,因此提出了一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种“真诚交往”的全新师生观。罗杰斯认为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见”强调要把军训作为必修课,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几十进者”。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也带动了全世界教育界对年来,从试点到逐步规范,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教育的反思和改革,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纳和推广的重要教效,也一直在不断改革。作为一名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育思想。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人本精神缺失的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应用的必要问题。归根结底,人是人类世界中一切存在和关系的中心。对于(一)人本主义是教育基本规律的要求一切教育活动而言,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更是联接关于教育的基本规律最权威的论断是潘懋元先生在1980年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桥梁。因此,以人为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其中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武装”高校国防教育,将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新启示。育跟政治、经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育的内部关系指社会主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概述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我国教(一)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育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需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本主义,大部分人以为这是个西方外来词汇,实则不然,人在我国应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此本主义思想在我国很早就有萌芽,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点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的要求是一致的。华。在古代,人本思想体现为“民本”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二)人本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目的的相通性本思想就很发达:孔子的“爱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荀人本主义教育追求的是“全人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开发人子的“君舟民水”思想,墨子的“爱利万民”思想等等。中国的兵家的潜能,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与实现。在人本主义教圣典《孙子兵法》中也体现了孙武的民本思想。在人本教育观上,育理念引领下,当代大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成长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念、为更能够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国防教育作为高校“因材施教”的个别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人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在高校系统性地学育方法等,都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这些精髓深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升学生远地影响着当代教育。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我国国防未来发展的需要。(二)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上述可以看出,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与高校国防教育的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刮起了一阵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务存在共通之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及我国国防事业的需要。研究人的整体意识经验,研究人的尊严和价值,研究人的本性。(三)人本主义是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者在研究初期就对教育格外关注,人本主“深化国防教育改革”是党中央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义教育思想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延伸。的具体要求,这对全民国防教育尤其是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水平提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国防教育应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立足◆教育文化2016·9(中)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的综合素质,全面深化改革。要因人而异,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对于我国未来国防教育而言,要实现上述改革目标,其关键理需要出发,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在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基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