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1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授课之始,我和孩子讨论了一会儿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发言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说:“为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读书的”,有的孩子说:“为了上大学来读书的”,也有的孩子说:“为了找好工作而读书”。当然,也有学生说:“为了当科学家而读书的”,引来了孩子们羡慕的目光。我相机引导孩子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志当存高远”,只有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立志学习,长大了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造福于人类,才是孩子们读书的真正目的`。紧接着,激发孩子兴趣,引导孩子走进了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少年时代。兴趣是孩子们认真学习的动力。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每个孩子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次问答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此话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进行真实表达。相比于平时严肃认真的授课模式,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谈话中,老师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思想,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也有利于日后个别教育。另一方面,这次谈话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主人公周恩来总理的兴趣,这对孩子们阅读文章内容,感悟全文主旨作了很好的铺垫。导入的方式千变万化,只要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该积极采纳,让孩子不断进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知识与能力1、重点认识一些字词、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2、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2、交流搜集周总理的资料。3、同学们,你们来学校学习是为了什么?(指名说)4、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2)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3、出示小黑板,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三、读通全文,全班交流。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周恩来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四、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五、课堂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指导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4、从本段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是个怎样的人?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自己一边读,一边想: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2、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体会“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自读读文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5、你从本段学到了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五、课外延伸。1、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2、了解周恩来或别人成长的故事。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板书: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疑惑目睹中华不振振兴中华立志教学反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我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以读说感悟为主,让学生明白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爱国的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一、对学情的正确把握。学生对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