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教学研究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教学研究论文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课教学既包含着教育方法的普遍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教学工作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对于如何更快、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幼儿形体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关键词:幼儿形体教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技能领域学习过程中,形体训练不仅在学生素质强化和技能提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生身心发展领域有利于培养注意力与观察力、增强记忆力、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陶冶情操、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文化修养等,成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门类。1幼儿形体教学的现状当前幼儿形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将目光局限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一味追求赛事或活动获奖,忽视了对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存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这种灌输和“模式化”的表演,不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舞蹈带来的乐趣和轻松,还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偏离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舞蹈教学初衷。2心理特征的应用对幼儿形体教学的促进作用2.1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缺乏热爱,哪怕是最基本的心理接受,他是不可能真正学习或掌握它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了解儿童心理学并能够在今后的岗位工作中结合心理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设计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能够令学生更加明确当前学习的目标指向。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引导和举例示范。例如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幼儿的心智远没有成熟,认知力和思维力非常有限,很难对某一事物做出科学的、理性的判断,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培养儿童的兴趣十分关键。儿童比较容易接受感染力强、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启发诱导、激励鼓舞的方法,培养和加深他们对舞蹈的喜爱。再比如,针对儿童喜欢形象思维,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童话故事的形式或情景类似的游戏,将舞蹈要表现的内容、场景讲给他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解决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2.2能集中学生学习舞蹈的注意力:教学实践表明,注意是事物认识过程的开端。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在幼儿形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受内外因的影响很大,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转移,注意力持续平均不到25分钟。要使学生整个活动都保持注意力集中很难,但通过一些措施方法是可以做到或改善的。例如,学生的注意力在前半节课相对集中,教师应抓住这段时间,把新的舞蹈动作和较难做到位的动作安排在这段时间,后半节课用来巩固练习或形体训练等。另外,幼儿形体教学还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配合采用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综合教学手段,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灌输,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舞蹈的注意力。2.3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创造力:幼儿形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肢体动作协调性、提升肌腱力量和柔韧性、增强对音乐伴奏的理解力,还可以通过形象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调动学生的感官入手,充分释放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激励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制作一些形象的、略带夸张的舞蹈道具,或者让他们配合敲打舞蹈节奏等,使他们通过视觉、听觉配合形体动作来感受舞蹈形象,这样舞蹈教学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3心理特征对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爱玩、自尊心强、敏感等心理特征明显,在从事形体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根据这些特征进行针对性教育,才能达到培育培养的质效。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重点把握:3.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提高他们基本能力素质问题置于课程设计中。就形体教学而言就是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尊重和满足他们形体学习的不同需要。比如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征,鼓励他们自己创造编排动作。如要编排一个芭蕾手位的动作,就可以先让他们自己想象天鹅的样子,把自己心目中的动作表演出来,教师再根据动作的观赏性、上下连贯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并进一步引导大家认同。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又能准确找到学生心目中的舞蹈动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3.2整体与个体并重的原则:除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先天条件对形体教学效果影响明显外,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注意力集中程度、想象力、创造力等心理先天条件对舞蹈教学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先天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如何发挥个体优势,成为一道形体课教师必须要权衡的课题。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