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目录(大全2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目录篇一1课时。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1.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创设情景]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讲授新课]。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都有哪些物质?[提问]我们知道海水的滋味是又苦又甜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回答]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盐。[复习]酸碱盐的组成特点。[观察分析]仔细观察书中的图表,你能读出哪些信息?2、从海水中提取镁盐制取镁。[阅读了解]读书p2-3的有关内容。[讲解]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海水晒盐得到卤水,这个阶段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富集。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作用兼有净化和富集的作用。[提问]书p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练习]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二、海底矿物。[阅读]书p3-5。[思考]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认识]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三、海水淡化。[实验探究]。教师演示书p6的实验。[实验讨论]。1.如何证明得到的冷凝水已被淡化?[课堂练习]。书p8习题。[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作业]目标上本节的习题。[课后记]。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目录篇二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分析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空气的组成。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分析空气的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掌握空气的组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设计方法、验证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2.应用前人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情境教学法、“探究的探究”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录象人与自然片段。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我们对于空气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一位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大谈氧气的发现。这位老师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发现的……”老师的朋友说:“既然这样,在此之前,人呼吸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的朋友很可笑呢?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空气的这点看起来很简单的知识,但事实上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年的分析才获得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