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课时平均数问题(二)例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解18×5-16×5=1010+6=16答: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16。试试看1、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3、五(1)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1)班有几名学生?第八课时平均数问题(三)例小芳与四名同学一起参加一次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分、91分、82分、79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求小芳的数学成绩。【思路导航】四名同学的平均分是(78+91+82+79)÷4=82.5(分),后来加进小芳后,因为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这6分平均分给这四名同学,82.5+6÷4=84(分)就是五人的平均分,小芳的数学成绩为84+6=90(分)解(78+91+82+79)÷4=82.5(分)82.5+6÷4=84(分)84+6=90(分)答:小芳的数学成绩为90分。试试看1、一个技术工带5个普通工人完成一项任务,每个普通工人各得120元,这位技术工的收入比他们6人的平均收入还多20元,问这位技术工得多少元?2、小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多32页,小华第五天读多少页?3、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人,平均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5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第九课时一般应用题(一)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在实际解题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例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思路导航】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16×6=96(人)。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当于原来(6-4)个班的人数,所以,原来每班96÷2=48(人)解:16×6÷(6-4)=48(人)答:原来每班48人。试试看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元?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树。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第十课时一般应用题(二)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中,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例1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结账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思路导航】三人拿同样的钱买苹果应该分得同样多的苹果。24×2÷3=16(千克),也就是丙少拿16千克苹果,所以得到24×2=48(元)。每千克苹果是48÷16=3(元)。解:24×2÷3=16(千克)24×2÷16=3(元)答:每千克苹果3元。试试看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问每支铅笔多少钱?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求每个面包多少元?3、“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教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问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第十一课时一般应用题(三)例2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时已漏进水800桶。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18桶,另一台每分钟抽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