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音乐课说课课件工作报告1.通过本课学习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共同探讨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艺术鉴赏力。2.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动手和表现能力。[教学内容]民歌的类别与赏析[课堂类型]音乐欣赏课[课堂特点]以学生主讲、展示、讨论为主,教师做相对的引导为辅。[课前准备]1、选题A劳动号子B山歌C小调D能歌善舞的民族E艺术人生F身边的民歌2、据学生的特长、能力特点进行小组组合。3、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资源、特长进行选题、分工(资源寻找、多媒体或板报制作、小组展示的设计等)4、小组合成,确定方案,创编、预讲。5、教师提出本课活动要求A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各组选题,不能重复,要重视过程B内容:可适当介绍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活,但主要侧重于介绍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C展示要有设计,要以一个小的节目类型出现(其中包括唱、跳、弹、说),要注意与台上台下同学之间的互动,为了确保自主学习的质量,每组同学要能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本组介绍的特点学唱一首民歌。6、确定课堂主持人,讨论评分标准(占本学期考查的45%)由展示资料10%(课件或板报)展示方式15%(形式的创意和互动的效果)、教学重难点的解决10%、时间控制2%、团队协作8%五个部分组成。7、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做评委,全班选出三名同学组成监审组,选一位同学计分。职责:评委按评分标准打分(本组代表不参加本组评分),并当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出打分扣分理由,监审组则可对平为转达同学的疑问,并指定评委回答问题。计分员根据去掉最高、最低分打出平均分。8、确定展示顺序。9、各组课件的电脑输入。[教学过程]一.导入:A在民歌联唱歌声中主持人宣布实践课开始。B评委及监审组入座。C宣布评分标准及展示顺序。二.展示、交流、探讨(各组按设计方案展示,其中穿插老师与评委的点评、监审组的提问和各种互动活动)1.第一组:劳动号子A了解劳动号子的产生B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C艺术升华(如黄河船夫曲)2.第二组:山歌A了解壮族“三月三”歌会B介绍“客家山歌”C体验民俗,山歌演唱。3.第三组:小调讨论人文地理与民歌的关系(江南民歌)4.第四组:能歌善舞的民族A了解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和基本舞蹈动作B民族舞蹈表演5.第五组:艺术人生――人物介绍A了解艺术生涯B欣赏音乐作品6.第六组:民歌新唱A介绍身边的民歌B民歌新唱展示三.归纳总结指出缺点,但不忘鼓励和赞美学生。1.知识问答(抢答)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A民歌是如何产生的高中音乐课教案B民歌的音乐特点与什么有关,为什么?C民歌的价值(各组用一句话说出对此次活动的感受。)老师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歌是很受劳动人民喜欢的,它不像美声让人难以接受,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歌,过去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民歌也不断发展变化,如今它成了音乐创作源泉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感受民歌让我们体会它的艺术魅力,并从心底里喜欢它。注:本教案需由2个课时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