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心理学试题/课件 / 文档详情
心理学重点.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学重点.doc

心理学重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名词解释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最小差异量成为差别感受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替代强化: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二、简答题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的强度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提高更明显。这就是耶基斯-多德森定律。2、认知评价理论:是在心理过程、感知(感觉和知觉)的发生时,由于所在的角度(或立场)不同,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得出不同的描述和结论,即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评价。3、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4、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762.htm"德国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99380.htm"心理学家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40578.htm"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00.htm"曲线,即著名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08999.htm"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5、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左脑是负责语言和抽象思维的脑,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具有音乐、图像、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关系的处理远胜于左脑,左脑主要侧重理性和逻辑,右脑主要侧重形象情感功能。右脑支配左手、左脚、左耳等人体的左半身神经和感觉,而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三、论述题1、依恋的三种模式及各自的特点答:1、儿童依恋的类型(1)焦虑—矛盾型(20%)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极为痛苦;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2)安全型(60%)当父母离开,婴儿变得心烦意乱;父母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研究4—12岁儿童的道德概念:方法是讲故事他律阶段:儿童遵守道德观念是被迫的从结果进行道德判断,很少考虑行为的动机难以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立场看问题道德判断简化,“全对”或“全错”道德准则是权威制定,不可改变自律阶段:儿童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从行为动机进行评价能够设身处地从他人立场来判断认为行为结果可能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多样化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准则,规矩是人定的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3)回避型(20%)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在重聚的时候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玩具2、成人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60%)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会随时出现;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2)焦虑—矛盾型(20%)忧虑于他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愤怒(3)回避型(20%)他们似乎不在意亲密关系;宁愿不依赖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安全型依恋的特点:持续时间长,信任,忠诚2、说说对本我、自我、超我及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心理学重点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