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颐和园教案1【教学简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当中很少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颐和园的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和图片,以备上课时小组学习时使用。【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搜制作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2.板书课题,认读“颐”字3.简介“颐和园”。介绍时出示“颐和园”的几处著名景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美景?2.检查预习①出示生字新词:多种形式认读,及时正音。②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回答预习中的问题。随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1.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2.理清层次第一段(1):总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第二段(2-5):具体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6):总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颐和园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按游览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课文按游览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景点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北京的颐和园。2、板书课题:16颐和园3、学习生字:颐(板书,学生书空)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横槛神清气爽琉璃瓦金碧辉煌掩映画舫(1)、正音:kǎn槛、fǎng舫画舫:装饰华美供游人乘坐的船。(2)、读准字音,理解词义。3、分小节读通全文,思考: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作者游颐和园的过程并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4、交流:课文的2、3、4、5节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颐和园的过程。5、轻读2-5小节,思考: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并用横线划出。6、交流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说明:这一环节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中可以熟悉课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