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范文(通用14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篇1各位股东代表、各位董事:20xx年是xxx公司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双方股东单位的关心支持下,董事会切实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职责,面对煤炭行业严峻的经营形势,以矿井建设为中心,忠实履行股东会决议,诚实守信、勤勉尽职,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科学、严谨、审慎、客观的工作态度,自觉参与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努力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保障公司20xx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此,我谨代表董事会向一年来支持建设发展的各位股东代表、各位董事、监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今天,我受董事会的委托,现就20xx年董事会的工作情况及20xx年工作计划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股东予以审议。第一部分20xx年工作情况一、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20xx年,公司董事会严格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监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全体员,从容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克服了地质条件变化、瓦斯涌出量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形势出现严峻局面等诸多困难,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务实进取、奋力开拓,矿、土、安三类工程及选煤厂建设齐头并进,矿井建设日新月异。3204首采工作面于20xx年11月中旬实现贯通,12月1日投入安装,3107接替工作面相继全面进入机风巷施工阶段,铁路专用线建成具备通车条件,地面生产系统初步形成,具备出煤条件等,所有这些都为20xx年矿井实现联合试运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年多的时间,基本完成了240万吨矿井的建设任务,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及重大非人身事故的发生,实现了“投资最省、工期最短、安全高效”的建井目标,创造了淮北矿区建设史上的新纪元。20xx年2月11日,3204首采面正常出煤。2月27日矿井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联合试运转预验收。目前已完成了环评、土地预审等程序审批,3月27日至29日,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专家组现场勘察评估,具备了项目核准条件。二、坚守职责,发挥董事会决策作用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xx年,董事会以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为指导,加强与集团公司董事会交流沟通,通过建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规则》及《关联交易实施细则》等一级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独立运作、相互制衡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切实履行各项职责。20xx年,董事会组织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各一次,通过审议公司重大决策,全面了解公司建设及经营情况。同时,各位董事勤勉尽责,认真履行董事义务,发挥专业技能和决策能力,对公司财务报告、风险防控、公司治理等事项作出了客观、公正的判断,发表独立董事意见,全力支持管理层的工作。在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科学建井、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及推进党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了董事会战略指导和科学决策的作用。三、加强交流,规范公司正常运作20xx年,董事会通过传阅文件、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和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与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公司董事会议均邀请全体监事列席,参与重大事项决策过程,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对监事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董事会高度重视,仔细研究,合理吸收,及时改进,并明确答复;另一方面,董事会定期听取经营管理层工作汇报,并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公司发展情况,有效保障了董事会决策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稳健发展。第二部分20xx年工作计划20xx年是xxx公司由基建矿井向生产矿井转型的第一年,是实现股东投资收获的`第一年,更是公司建设史上尤为关键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和历史赋予的使命,董事会将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持续发挥董事会决策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把握建设发展大局,增强市场意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勇担重责的精神,实行科学决策,严抓细管,努力开创公司工作新局面。一、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一是完成矿井建设项目全部程序的报批;二是确保首采面和接替面正常接续,实现联合试运转、投产和产煤204万吨的工作目标;三是力争实现盈利5000万元;四是加快33、34和81采区开拓准备,完成重点工程掘进进尺6900米,确保20xx年高产稳产;五是杜绝重伤以上人身事故、重大非人身事故及重大涉险事故,质量标准化达一级水平,实现安全年。六是用工总量控制在规划范围之内,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三支人才队伍,职工收入水平不降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