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受的作文【热门】感受的作文合集六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受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感受的作文篇1成绩已出来,我已揭晓,这次的成绩也终将成为历史。暂且说一说,我的估分成绩和真实成绩的情况吧!这次的总成绩,我又叒一次“高估”了自己。几乎每次估分,我似乎都会高估二三十分,对自己很有自信。但实际上,是因为我的手懒,每次答完答题卡,就直接检查,没有将答案再在原稿写一遍,所以在估分时总是估不准。单科语文,我可能在阅读理解上估得与真实的相差较远。因为有的答案,我一般看着意思差不多就给自己分,心慈一点,但阅读老师就不一样了,有可能批改试卷的是一个严谨的老师,那么他就会不只看意思相近,而是扣重点字词写出来了没,倘若没有,那这一题分就会给少或零分。所以语文估分要细致一点啊!数学与语文相较,还是比较好估的,因为数值都是确定的,所以对答案也比较容易。估分之间差的几分,可能是某些过程,自己估分没在意,见结果对就是满分,所以与真实分差几分。英语估分,前面都估准确了,可能是作文。由于以前,我总高估英语,所以这一次估低了几分,但真实的比我估得又高了几分。政史地生中,政治和历史不好估,因为大多和语文一样为理解性,所以估分与真实分数相差较大。地理,生物这次估分之间差距大,是因为写完答题卡没腾答案,有的题对错也记不清晰,所以估的较高了。每一次估分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也是查漏补缺。感受的作文篇2进入初三,化学正式登场,而对于偏文的我来说,无疑又是一大挑战。开学三周,感觉已经精疲力竭,每天似乎都感觉度日如年,下面说说我们作为火箭班学生的日常和感受。每天七点到校,不能够早到,这一点其实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没有很机械地像其他班那样要求六点半到校。然后是早读,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除了体育,其他都是主课。中午11:35放学,然后是午睡,下午14:10到校,听写化学,下午三节课,课外活动课考试,17:35放学回家吃饭,18:30上晚自习,晚自习一般用来考试。21:00放学,回到家我们每个人写作业都要写到0:00左右,最快的也要写到23:30,第二天接着第一天的重复。我们每天都要考试。一个星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必考,数理化考两次,语文英语考一次,再加上政治或历史,然后星期五成绩出来,排名,总结,家长签字。周周如此。还有段考,月考,期中考。其实这不算什么,初一的时候就这样了,关键是班主任天天在耳边唠叨唠叨,还根据每次排名排出前十五名第一梯队同学,作为重点学生培养。虽然我也是前十五,但明显压力更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下面说说我们班的好成绩。我们班的第一,在全市也排名第一。年级前十五全是我们班的,这些同学之间的差距都只是0.5分。初二的时候我们班的生物地理会考平均成绩位于全市第一。上学期区的语文知识竞赛,有好多学校参加,前20名我们班就占了19个。在我们班排名四十多名的同学,在其他重点班可以位列第一。最主要的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我们班都有好几个,不包括二等奖和三等奖。再来详细说一说我们班的具体同学情况。通常特别难的奥数试卷我们班一百分的都有好几个,对于理科比较差的我来说简直是打击。有两个男生每次数学考试都100分。还有一个大神同学,之前初二地理考试次次满分,据说他小学二年级就把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背的滚瓜烂熟了。他的地理水平知识丝毫不亚于地理考试,而现在没有地理了,但他的物理化学已经自学到高中了,同样有优势。还有一个同学,英语超神,新概念所有的她全部学完,每次英语几乎都满分。我们班的艺术达人也很多。就比如那个英语大神,钢琴满级,安徽省钢琴比赛第一名,还获得了朗朗的半天指导。还有几个同学的画多次参加省级画展。我的好朋友,舞蹈比赛全省第一……虽然他们称我为“语文怪人”,每次特别难的语文课外知识我都考得很高,但是中考不考课外的,我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尽管我的钢琴,画画快满级,但远不如那些同学。加上我的数学不太好,想接下去仍在前十五稳住脚,似乎有些困难。现在很多同学都发奋了,连之前四十多名的同学都冲进了前十,我不能再掉以轻心了,必须努力起来。戒掉一切手机电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争取中考勇夺桂冠,给自己加油,也给同样是初三党的你们加油,一切只看今朝!感受的作文篇3这个寒假格外漫长,即使太阳升起,依旧挡不住丝丝冷意;寂静的街道不再是喜气洋洋的热闹气象,救护车的身影不时呼啸而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仿佛瞬间凝固了时空。疫情盘桓,举国同心共度时艰。“停课不停学”,网课学习、居家学习,我们在一起。看,我们熟悉的校园老师,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