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比较满意,而且也达到了预期效果。首先我是从各种风光图片的导入,以及教学中插入印度国人对“牛”和“恒河水”崇拜的风土人情的介绍,以及人口众多造成的交通压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环节,根据学生人自己水平和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微调活动一:自主学习环节通过已有的知识学会分析印度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自主学习的开展,从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活动一通过让学生看图、读图、上台画图,增强了学生的识记和判读地图能力;活动二:合作交流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获取图表的信息及相关思考题的讨论与交流,从而更直观、更透彻地了解了印度人口的现状和问题。本活动后缀的的拓展部分,人口的过度增长和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理解众多的人口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压力;人口的负增长会带来劳动力不足等社会问题,同样会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观和发展观:人口的增长要与本国的资源、环境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活动三:展示精讲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比较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充分获取图示的有效信息,通过填表格的形式,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以填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增加了直观性和针对性,从而比较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尽管如此,经过教学之后的学生作业检查和对教学环节的回顾,仍然感觉到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活动四:反馈提升这是本节课巩固阶段,通过练习、订正环节,既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起到巩固提升的效果,还直接对本节课起到总结的作用。板书设计:第参节印度壱、地理位置半球位置1、纬度位置2、3、海陆位置弐、自然环境1、地形:2、气候-------------水旱灾害3、河流参、第二人口大国长清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备课课题第七章第三节印度(1)学习1.能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目标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3.借助阅读材料及地图,指出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并简明说出其形成的原因重难1、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一四二生态课堂教学设计教一、自主学习:(自学成才我最棒)学1、地理位置过半球位置:程纬度位置:穿过中北部。大部分在_带,小部分在带。海陆位置:东南临,西南临,南临洋;2、邻国:西北临,北临、;南隔海与、相望。3、自然环境地形类型: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高原河流:主要河流(印度的圣河)4、气候:印度主要气候类型气候,其气候的特征:二、合作交流:(齐心合力我组最强)参照P36活动4,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三、展示精析:(舞台展示我最炫)参照P37活动2,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并了解印度人民应对灾害的防治工程。西南季风对印度水旱灾害的影响: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四、新课学习总结(我能行)1、地理位置2、自然环境3、人口五、达标检测(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巴基斯坦B.印度C.孟加拉国D.缅甸2.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恒河流人阿拉伯海D.印度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3.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4.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A.6—9月盛行的西南季风B.6—9月盛行的东南季风C.10一次年5月盛行的东北季风D.10一次年5月盛行的西南季风5.下列情况中,易形成印度水灾的原因是()A.东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B.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C.东北季风来得早或结束晚D.西季风来得早或结束晚(二)、综合题1.读印度略图7-8,回答下列问题:(1)把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上:河流名称:⑤地形区名称:⑥海、湾、洋名称:⑧⑨(2)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北部是,中部是南部是